用好南风效应缓解青春反抗期
(2011-06-21 07:48:15)
标签:
法国南风效应宋体反抗期北风教育 |
分类: 教育小知识 |
用好南风效应缓解青春反抗期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社会心理学家将这一比赛结果称之为“南风效应”。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南风效应”表明:北风和南风的目的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同,最终导致其结果也大相径庭。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想为什么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而对其施以急风暴雨的“北风”式教育,却总是事与愿违?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用温和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往往比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
特别在孩子发展的反抗期内更要用温情的方式处理来自孩子内心的逆反,青春期的逆反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看待和引领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需要父母的艺术。在上篇博文中陈述系列方法,核心一点不是堵而是舒,也就是说用南风效应来处理孩子不理智的做法。
南风效应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是衡量父母教育理念和意识。面对青春期内孩子的成长,父母是最值得高兴的,孩子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夙愿,孩子在一步步在走向他们自己。这时他们需要自尊,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想法了,反倒认为父母和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们这时敢于做自己,敢于反抗。但往往这是心理发展过程中成长的必然,同时又是非常稚嫩的。此时如果父母和老师采用严厉管教的手段会收到相反的效果。认可、宽容、尊重、理解却有如南风,会吹拂到还值得内心,穿透那颗有点发涩的心灵,引导孩子顺利度过这段懵懂的时期,这样即张扬了孩子的内心,尊重了孩子的理念,又不失时机地把孩子引导到期待的大道上。
南风效应宽容比强制更有力量。特别是在对待那些成长的道路上的孩子身上,更有着神奇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