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2010-11-16 11:21:27)
标签:

成长

父母

关键期

教育

分类: 成长关键期系列

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美国科学家布卢姆曾就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关键期问题,对近千人进行了跟踪观察。他通过分析实例,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即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他提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岁到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岁~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他们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最容易形成大脑神经联系。

布卢姆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20多年来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他的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和学龄前即7岁前获得的智力占80%己成为国际公认的论断。可见,要提高幼儿智力,早期教育是必要之路。

与之相应的是一岁内的婴儿大脑发育最快,如出生时大脑仅重350~400克,而长到半岁时就增加到700~800克,脑重量翻了一番。

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以前即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到7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故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以3岁以前更为关键。

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事实上,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玩性大、模仿性特别强,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这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在这一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可以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逐步形成诚实、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等优良个性品德,从而为其今后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到智力的关键期,不得不提什么事智力。智力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潜在的综合能力,它适应于广泛的活动范围,体现于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和记忆力五个组成部分。

智力能遗传,这是十分肯定的。一个人的体质、智力等多方面都与遗传因素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父母智商高的,他们的子女智力也好;父母智商低的,子女智力也比较差。

智力的发育,遗传是基础,后天的教育及环境是条件,二者都不可忽视。孩子出生后,来自先天的智力因素已经固定,而这种先天的智力因素能否成为现实,还受到文化背景、周围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人做过调查,发现智商比较高的孩子,约60%~70%出身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因此,有人将智力超常的儿童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们本身具备优秀的遗传因素,第二种是智力遗传因素一般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第三种是具有优秀的遗传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后天教育。所以不难发现,后天教育同样可提高孩子的智力。

一般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人的智力高低是天生的,后天的补救与努力,并不能产生明显积极的效果。其实,人类的智力确有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孩童时代,启发其智能,可以逐渐建立严密细致的思维,日后无论面对学业上或生活上的难题,能够迎刃而解。

同样地,一个聪明伶俐、智慧过人的小孩子,得不到后天适当的栽培,长大后,也与一般人无异,平平无奇。

遗传提供的是基础,生活体验造就的是精神与灵魂。早期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所以每个家长都应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提高他们的智力。

在智力发展中遗传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施行早期教育,为儿童创造更为优越的客观条件,儿童的智力潜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提高儿童的智商。而超常儿童虽有比较好的先天素质,若不在关键期给以教育,将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水平。

但也要明白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并非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天形成的,他们的群体很特别,不是普通家长孩子能够模仿的。

实际上,早教主要是帮助幼儿正常发展并非是塑造超常幼儿。急功近利,缺乏系统地对孩子教育的经验,只是盲目地模仿。这一切不但是让孩子失去很多童年快乐的时光,让孩子过早地背上沉重的负担,弄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