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禅机|攀登凤顶十八股头

(2017-12-16 17:16:52)
标签:

仙游

凤山

无尘塔

九座寺

分类: 锦绣山河

一路禅机攀登戴着皇冠的凤顶十八股头

  自从我戳破仙游的龙脉之后,就一直想去凤山看看有着七县祖山之称的九座山。当然,九座山就在九座寺背后,它既不雄伟,也不险峻,故其祖山之势可能源于闽中第一高峰——石谷解。有见于此,探访石谷解就成了必需之行。不过,我误以为石谷解就在十八股头上,遂以登十八股头为名,邀请游子与王生(摄影师王明森)同行。然而,当我们三人抵达凤山街问路时,这才发现两地实际上相距甚远,那只好将错就错,勉为其难地攀登十八股头了。

http://s14/mw690/001a41Stzy7gCOPlMT3dd&690


  相对来说,凤山十八股头的名气要逊于石谷解,但我们事先定好地点,也不好临时变更。相传,十八股头以石称胜,其山峰峦起伏,连绵不绝;怪石嶙峋,有天然石龟、石鹰及石刻符咒等;石洞清幽,曾住过高僧,藏过土匪。据说,中国科学院罗炤教授也曾攀登到顶,并给予极高的评价。当然,这些仅是传闻,是否真实,还有待于亲临现场确认。可喜的是,它雄踞于九座山之北,且与九座山相连,想来应有拱卫七县祖山之功。

http://s3/mw690/001a41Stzy7gCORkKoWb2&690

http://s4/mw690/001a41Stzy7gCORsceL73&690


  当我们问清道路方向后,遂循着九座寺西侧羊肠小道一路向北,目标锁定十八股头。沿途都是树,主要以灌木为主,郁郁苍苍,真是天然的氧吧,让人呼吸幸福。可是,我们行进一个小时,竟然听不到虫鸣鸟叫,只有不远处溪涧流水若即若离地陪伴着,仿佛在弹奏着天籁之音。路边时不时会有福州户外、泉州户外、莆田户外等留下的标记,引领我们放心向前。其间,我们遇到了一座坟墓,略有阴森,稍碍观瞻。此后,虽然路是好走,但景却一般,也没见到什么奇石拦路,或怪树迎人,简言之,山色无奇,聊足以令人汗下而已。

http://s14/mw690/001a41Stzy7gCOT81Gdad&690


  又走了半小时,我们总算看到热心人用泡沫板写的“十八股头由此进”的路标,还意外地与一路上伴我们前进的山溪相逢,那份豁然与欣喜,殊非笔墨所能描述。因此,我们三人便在溪边驻足,略作休息。但见溪水清澈,洁如明镜。不过,溪中菜叶、酒瓶、花蛤壳、扎脚螃蟹等物分外扎眼,这说明有驴友曾在此野炊过。相传,古代有一禅师睹溪中菜叶,既知近有民居,但民弃菜叶,实不惜福,遂掉头而去。想来这珍惜二字,真是大有深意。游子说:“此处甚是可观,若是源头,声名一定噪响。”溪水至此,水流恁大,溯其源头,应还很长。可惜,我们此行不是为了考察溪源,便不好继续追踪到底,只能轻轻叹息,依依惜别了。

http://s13/mw690/001a41Stzy7gCOVMJnScc&690

http://s3/mw690/001a41Stzy7gCOVT2Ke52&690

http://s2/mw690/001a41Stzy7gCOVZNp7c1&690


    溪边稍息片刻后,我们继续朝着热心人标注的方向,折西而上,直取十八股头。这时,王生突发奇想,用手机导航一下,发现只有一公里路程。对此,颇有登山经验的游子质疑说:“看山就在眼前,走去大抵路程很长,想必十八股头也不例外吧!”果不其然,当我们满怀信心地向上前进时,但见坡陡路滑,很不好走。不过,山路有人整修,安全是有保障的。路边瓶瓶罐罐不少,说明慕名而来的游人甚多。不过,有感于菜叶在溪,实不惜福,那瓶罐乱弃,岂是环保?当然,人能登临到此,已然透支体力,要再讲环保公德,确实不易。倘若有关部门能够妥为倡导与保护,亦属善政,可这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http://s5/mw690/001a41Stzy7gCOYbVuAf4&690

http://s14/mw690/001a41Stzy7gCOYv4Kx5d&690


    由于不知道十八股头确切地址,而王生导航显示的里程又被现实否定了,这使我不敢多想,只好像小平走长征一般——“跟着走”。忽然,山地平展,树列周遭,天空在望,好一处别致的平地啊。可是,前方两块巨石拦路,仿佛已到了路的尽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十八股头吗?疑心至此,难免有些大失所望。还好,两方巨石煞是可观,它们硕大黝黑,凹凸起伏,表如册页,应非人力所能雕琢。游子推测说:“这大概是几千万年前,地壳运动的同时,又遇火山喷发,恰好雨水及时冲刷,遂有此造型。”随后,他们忙于拍照分享,而我则绕石而走,细品其神采。当我走到石后,发现上面还有许多怪石藏于林荫之下,而石旁地质柔软,水草连片,显然是沼泽之地。倘若游子刚才推测不差,则沼泽之下必有远古留下的灰烬。可惜,山高而不名,石奇而乏誉,因而胜地埋没于荒野,竟成鸟兽之天堂。

  正因为十八股头没被开发,所以它保持了原始的色彩,甚至连其名字也充满了浓重的乡土气息。为此,我怀着恭敬的心情与游、王二人继续追踪而上。其间,我们又在半道上发现一泓清泉,真是意外之极。须知,石是山之骨,水乃山之魂。这十八股头已然高峻,而山泉还能汩汩出水,可见水力之强劲。不料,当我们才转一个弯,忽闻连绵不断的“阿弥陀佛”念声,极具韵律。刚开始以为是人声,走近一看,居然是太阳能念佛机在播放。想来应该是佛教徒的杰作,其人弘佛至此,让我深受感动。因为他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作用很大,功德不可称量,符合佛所说的法布施、无相布施。这与前面随地乱扔瓶罐的游人相比,境界判若霄壤。

  随后,我们登上了山顶,四望则山连着山,不知哪座是仙游与德化的界山?仰望则天愈发高远,完全体会不到李白所说的那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境界。于是,我们三人各适其所,饱览十八股头的山顶风光。其中,游子崇尚考证,好问怪石形貌,到底是像狮,像虎,还是像龟,像凤?王生则偏爱摄奇,反复抓拍,忘乎所以,屡次掉队。而我呢?游目聘怀,一腔心事,总觉得这么好的风景,为什么就不开发开发呢?然而,如果真开发了,又怕这大好风光惨遭辣手摧残,一如九座寺那饱经风霜的无尘塔竟竟被钢丝球擦去岁月的痕迹。说实话,这里的山很美,石很怪,水很清,草很犟,树很矮,花很香,风很烈,与其让一些野蛮人暴殓天物,不如任其寂寥地岿然独存吧!

http://s1/mw690/001a41Stzy7gCP1kYSsb0&690

凤山唐代无尘塔(第六批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不久,时近午后两点,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揖别十八股头,开始返程之旅。路上,遇到了一队莆田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向山顶冲锋呢!但愿他们也和我们一般,顺利登顶,并能领略到世所罕见、最美的十八股头!

    返程途中游子诗兴正浓,随口吟咏:凤顶十八股,山路十八弯;我来不问仙,只摘云一片。

    告别十八股头,我心中又开始驿动构思下一个旅程:忽生游趣登石谷,坐下闽中第一峰。约吗?驴友们!

                         卢永芳/撰文  游心華/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