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老爷又回来了!画家黄叶为仙游县城隍庙增添壮色

(2016-07-03 16:20:17)
标签:

旅游

图片

仙游

城隍庙

文史

分类: 锦绣山河

题记:

   六月末,著名画家、仙游县李耕国画研究所原副所长黄叶(号不愠斋主)应邀为重修即将告竣的仙游县城隍庙绘制壁画,只见画家一身正气,轻装上阵,短袖短裤,挥汗如雨,一连奋战四个白昼,终于71日傍晚绘制完成《云龙图》、《松鹤遐龄》、《鹿苑长春》壁画三幅,面积270平方尺。我有幸在场与庙方董事诸友亲眼目睹黄叶先生的精湛画艺和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众人拍手称颂,可是黄叶先生却只莞尔一笑,说了一声:“城隍有命,断不可违?”

http://s1/mw690/001a41Stzy72XMYQLPq10&690

http://s7/mw690/001a41Stzy72XN3ZWiG56&690

http://s8/mw690/001a41Stzy72XN8LvOT77&690
黄叶为城隍庙绘制的《云龙图》壁画局部(游心華 摄影)
http://s16/mw690/001a41Stzy72XN1K27R2f&690

鹿苑长春图(黄叶)

http://s1/mw690/001a41Stzy72XNfVsBi40&690
松鹤遐龄图(黄叶)

                                                 

  古往今来,凡有天下,必设城池,城池大小,必祀城隍。何为“城隍”?城隍,原指城墙及护城河,道教将城隍视为城池的守护神,称作“城隍神”(見《北齐书》卷二十)。一般来说,每个城市至少要有一座城隍庙(据我所知,盖尾镇石马街亦有一座城隍庙)。城隍庙的规模、制式与当地衙署相当,城隍神被列入国家祭祀神灵范围,歷代多有奉祀,至明太祖始大行封賞,称祗以各府州縣之名,俨然為陰間王朝,職掌也擴大為護國安邦、調和風雨、剪凶除惡,並管領死人亡魂等事。清朝时,不仅平民百姓平日里祭拜,很多朝廷命官赴任初始,也必到城隍庙中举行奉告典礼,凡遇到悬而未决的疑案,也往往到城隍庙祈求城隍神启示。尤其每年清明、中元和十月朔的城隍出巡,據說可保閤境平安。明太祖朱元璋曾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http://s9/mw690/001a41Stzy72XNnz8SY68&690

http://s12/mw690/001a41Stzy72XNqXgBdab&690

http://s7/mw690/001a41Stzy72XNunTEy76&690
仙游县城隍庙(游心華摄影)
有关仙游城隍庙最早见之于宋《仙溪志·卷三·祠庙》的记载:“城隍庙,县西二百步,旧有庙,淳佑癸卯(1243)知县蔡次传重建。清乾隆《仙游县志》卷十二《建置》篇记载如下:城隍庙在西关内,宋初为文庙,后改为城隍,其剙始莫考。淳祐间知县蔡次传重建;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李弼、景泰元年(1450)知县宋华、弘治五年(1492)知县陈文相继兴修,万历间知县游瑚拓基建寝堂,立仪门、塑神像及仪从六司;署县殷宗器捐香灯田五亩。崇祯十五年(1642),署县许承钦重修。国朝康熙二年(1663),知县顾玳、典史王廷授、训导范则古捐俸倡修,义民谢世美捐资百金助建。陈显裕、陈宗器、张胤焕、赵省吾、徐缵辂、余绍朋、郑承简、林仕绪、李履顺、唐开芳、陈景祚等同募,众购地扩建,增塑十司。十年修仪门,五十八年邑绅徐南倡修,耆民傅大年、陈启明董事大加丹艧,外筑歌台。康熙年间,耆宾刘鸣岐捐田六亩。

http://s2/mw690/001a41Stzy72XNAHhjb71&690

http://s8/mw690/001a41Stzy72XNAKnrh67&690

仙游城隍庙自宋淳佑癸卯(1243)重建距今整773年,自古及今是仙游县重要道教宫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史载仙游早在宋代就已经跃为东南“望县”,其城隍庙的规模可想而知。全国各地城隍爷多为当地或与当地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名宦政要、民族英雄等担任,如莆田的抗元英雄陈文龙被封为福州城隍神,抗元英雄陈瓒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神等,而仙游的城隍爷却是名为张龙德的人(山西平和总兵),其生卒未详。仙游城隍庙原有仪门、歌台、丹雘、两廊、十司、寝堂等建筑物。其大门前高筑围墙,两边二株古荔枝,中间二个大石台,供每年十二月卅晚做戏(莆仙戏),让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欠债不敢回家的贫苦人看一场戏,缓缓气。城隍庙两个亭宇和走廊,中央大门内设有黑、白无常,有活动机关,能合能开,旁边有一马和将军。大殿内供牛头、马面、五方十禁、六司、钟神、鼓神、文武官,中为城隍爷。后殿为观音殿(慈航天尊),边立文昌梓童帝君(文昌星),供读书人朝拜祈祐。可是,城隍庙命运多舛,民国末一度沦为关押逃避壮丁的集中营,建国后被强征为幼儿园,1983年、1999年仙游城隍庙宇先后被拆二次,现只剩下一座中殿。前仪门、歌台被拆建成仙游侨联,后慈航殿、文昌殿被拆建实验幼儿园;剩下的中央大殿,其建筑有二层环楼,前栌头雕有龙头、狮子、麒麟、花鸟、人物等,用材粗壮,雕龙刻凤,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门口现有石柱楹联:“咫尺天难欺,勿于得意时糊涂下手;吉凶人自召,快从独知地仔细问心”、“心孽口孽意孽识孽,天知地知子知我知”。殿中楹联:“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行此地心无愧,恶过我门胆自寒”等。中堂头顶挂九龙八凤牌匾,上书“耿介无私”。城隍爷銮驾座顶挂九龙八凤牌匾,上书“察理阴阳”,前面有一樟木玄桌,桌四周刻有人物浮雕,雕刻八仙、财丁禄神像等传说故事。

http://s11/mw690/001a41Stzy72XOZh0bE9a&690

  传说,民国时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浙江籍)到永春县,因梦示不知何事,特地赶到仙游城隍庙烧香乞示。回到福州后,特地寄钱并书写对联,给当时仙游县长卓高嵩(福州人,后去台湾任台南市长),命其用他寄的钱做一副木板对联挂在城隍庙里,联曰:“举念有神知,善恶正邪能立判;照人如镜朗,吉凶祸福总无私”。木板原联已失落。

  仙游县城隍庙部分庙产2013年回归后,经过多方协力,城隍爷金身于2014年农历3月29日重返主殿,升帐宣令。经过两年多的装修,城隍庙门庭焕彩,祥光满屋,香烟缭绕,信众如云。

http://s10/mw690/001a41Stzy72XNKc4IN09&690
信士刘鸣岐偕男大蜚、次男邑庠生大章、三男大蔚喜舍田陆亩、载租壹拾贰石恭为城隍老爷香灯。康熙丙戌(1706)孟春吉旦,住持道士许逢瑞立碑以记之(石碑尚存)。

http://s14/mw690/001a41Stzy72XNP8uTz7d&690
城隍庙主殿入口处横梁上悬挂一个木雕大算盘,上书:“世事何须大计较,神仙自有大算盘”十四字。

http://s10/mw690/001a41Stzy72YeaHKaJd9&690
城隍庙主殿柱石

http://s2/mw690/001a41Stzy72XP6RBu1f1&690
清乾隆《仙游县志》影印件

仙游县盖尾镇石马城隍庙

http://s10/mw690/001a41Stzy73ivNM7oJc9&690

http://s15/mw690/001a41Stzy73ivNPtuK7e&690

摄影:游心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