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南宋·陆游诗词8首赏析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诗词书法 |
原文地址:南宋·陆游诗词8首赏析作者:梦笔山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更著:又遭到。更,又,再。著,同“着”,遭受。
群芳:群花、百花。此处暗指朝中一众苟安的主和派。
【译文】
在驿站外的断桥旁边,她寂寞地开放无人呵护。已是日落黄昏还独自忧愁,又受着骤来风雨的欺侮。
无意去苦苦争占春光,任凭百花讥嘲嫉妒。纵然片片凋落碾作尘土,沁人的清香却依然如故。
【题解】
本篇为咏梅抒怀的名作。 陆游一生酷爱梅,留下许多咏梅名篇名句。此词咏梅,乃以梅花的孤标傲世自况,表达词人对自我的期许,纵使经历坎坷失意亦不减傲骨铮铮,正与梅的气节与精神契合。果然是“一树梅花一放翁”。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黄縢:一作“黄藤”。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故有宫墙之说。
东风:喻指陆游的母亲。
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浥:湿润。鲛绡: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
池阁:池上的楼阁。
莫:相当于今“罢了”意。
【译文】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题解】
这首《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表妹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唐琬与陆游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厚。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几年过后,两人在沈园相见,陆游感慨万千,忍痛挥笔写就了这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
梁州:陕西南部汉中地区。陆游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题解】陆游一生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为己愿,壮年时曾奔赴西北前线,有过一段戎马生涯,但最终宏愿未了便被召回。因为不能如愿,故常有忧愤激昂之作。这首词就是词人晚年隐居山阴后的抒怀名篇,表达了敌人犹在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悲苦之情。
《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
仲高:陆升之,字仲高,陆游的堂兄。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
红桥:又名虹桥,在山阴近郊。
鬓丝:形容鬓发斑白而稀疏。
茶烟:煮茶时冒出的水气。
【译文】
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时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
遥问家乡红桥下的流水,何日才能驾扁舟到桥下寻找我的兄弟?我走遍天涯,已真的感到衰老疲惫。愁思满怀,长夜难寐。两鬓已白丝间黑发,在茶烟缭绕中虚度光阴令人悲。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题解】
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
【译文】
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题解】
陆游写此诗时已经68岁, 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境内。
勒铭:刻上铭文。
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绝大漠:横度大沙漠。绝,横度,跨越。
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汀:水边平地,小洲。
【译文】
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题解】
此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这首诗写了诗人陆游山村闲居时的见闻感受,慷慨苍凉、饱含爱国热忱。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同:统一。
北定:将北方平定。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题解】《示儿》是陆游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