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医院、医药系统到底有没有前途?

(2023-12-23 06:01:19)
标签:

转载

分类: 股票博客

医院、医药系统到底有没有前途?

 

(昨天的两个图,一个是香港恒生指数市盈率,一个是上海全部股票和深圳全部股票的市盈率。这里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我再怎么说都是多余,大家自己看图判断吧。)

新华路在武汉很有名。早年有名的原因在于湖北省汽车客运站。八九十年代,小汽车没有进入中国千家万户之前,客运站是进出汉口的重心。武汉九省通衢,一在港口,一在公路,一在铁路,一在航空。客运站最先得九省通衢之利。

武汉这座城市沿江而建,汉口那边,贴近汉水和长江的是沿江大道,第二条平行线是中山大道,第三条平行线是解放大道。80年代,解放大道既是进出武汉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市内的交通大动脉。

新华路和解放大道十字相交。十字路口的右上东北角,是新华路长途汽车站,它隔新华路的对面,是协和医院。协和医院再西南边是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再向西南边是湖北省广电系统,广电系统再往西南边几百米,隔航空路就是同济医院和同济医学院。

广电系统对面,隔解放大道是汉口当年的商业中心武商,代码0501。协和医院隔解放大道对面,是新育村63号,原湖北省出版总社和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南地区的省属出版社,最初都是从湖北人民出版社分出去的。出版总社和武商之间原本是苏联援建的让很多武汉人挂念至今的武汉展览馆。这一段长度不足千米,出了3家上市公司,更有两个让人想不到。

80年代最好的单位是新华路长途汽车站,90年代最好的是电视台和出版社,武汉商场后来崛起,全国有名,也红了很多年。

武汉商场2000年上市,当年收入19.88亿,净利润2341.21万元。那个时候,它应该不如广电系统,也不如出版。90年代,教育社净利润最高时8000万,广电更不用说。1994年冬,某国家级主持人到武汉走穴,一口气唱3首歌,出场费8万,一晚上输光。武商得益于6070后成为消费主力,05年收入41.96亿,净利润1102.05万元;此后才稳步向上,2010年收入超百亿,达到105.37亿,净利润2.94亿;它是这段路上最早收入超百亿的公司,收入最高峰是2017,181.22亿,股东净利润当年11.83亿,最高峰是2019,12.25亿。这期间收入增长了快10倍,净利润增长了五六十倍。然后2020年,收入和净利润都腰斩,之后一路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收入54.38亿,股东净利润11850.8万。这些数据,让人觉得像是大梦一场。

我一直没有研究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我只知道它的主要业务是商业。电商起来后,它还顽强地支撑了好些年,但最终电商像大水,完全冲垮了它的自留地。它也有点地产业务,地产的调整对它也产生了影响。早年我们常到武商买衣服啥的,现在的武商,我至少有15年没去过。

新育村那里孕育了第二家上市公司,2010年重组上市(当时已经搬到武昌)。2009年营收21.54亿,股东净利润19099.65,2022年收入62.95亿,股东净利润72933.41,今年前三季度收入50.43亿,股东净利润超过8个亿,达到84070.64万。它能做到这大,得益于全省布局的销售网络。

第三家上市公司湖北广电,当然是在搬到武昌后上市的。这家公司亏损严重,原因就在于网络的冲击。它收入的最高峰在2017年,为27.48亿,股东净利润最高峰在2015,37216.34万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3.57亿,已经连续四年亏损了。

新华路汽车站2009年般迁到新荣村,在解放大道往长江下游方向,当时快到城市边上了。这一过程伴随着私家车、城际铁路、高铁在中国各大城市兴起,然后公路客运衰落。据说后来它又从新荣村搬到了汉口北大市场,然后整个行业生存维艰。据说搬离新华路时,当时协和想买客运站的那块地,要价好像是8个多亿,可是协和买不起。后来卖给一个地产商开发成高端地产,好些协和医院的人买了房子。

出版和广电系统喊了许多年的双百亿,一直没有实现,可另两家公司,在那段路上,有两个双百亿不声不响地就这么出现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且是继武商之后,一出还俩。而且主要不是凭借它在各地的布局,主要是靠本尊。

这就是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

查到武汉几家头部医院2005年上半年的收入数据,然后看到了2022年的收入数据。具体如下:

同济医院,2005年上半年营收50221万元;原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是湖北最牛医院。

协和医院,2005年上半年营收43202万元;原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实力在湖北排第二。

人民医院,2005年上半年营收23410万元;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第三。

中南医院,2005年上半年营收16245万元。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北第四。

2022年,这4家医院的收入如下:

同济医院,128亿;17年中增长12倍以上。

协和医院,118亿;17年中增长13倍以上。

人民医院,67亿;17年中增长14倍以上。

中南医院,47亿。17年中增长14倍以上。

数据表明:

第一,同济医院实力最强,但增长是最少的。原因还在于地方给限制住了,它周边没有发展空间。

第二,以增速最高的中南医院为例,前17年中收入的复合增速超过17%;增速最低的同济,年收入的复合增速也超过16%。一般收入复合增速能达到16%以上,那么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应该能超过20%。这都是妥妥的牛股。

第三,我前面讲过,湖医二院高楼一座接一座建起来,为什么?原因就在这里。

第四,医院为什么前18年很牛?倒推一下就知道。中国人平均寿命78岁,2022年,1944年左右出生的人不少离世。2005年,1927年左右出生的人大规模离世。也就是1920年到1950年这30年出生的人,他们是2005年到2022年医院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各地头部医院如果上市,应该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第五,对未来来说,医疗行业最大的好处是两点:一是人口,二是中国财富主力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分布情况。不利因素是集采。

这就是大时代,是时代的洪流造就了一个个行业一个个优质公司。公司的命运,还有行业的命运,有些意想不到的因素,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改变客运站的,是私家车和高铁、动车,改变商业的是电商,改变广电的是网络,改变另一家公司的根本因素,未来也会出现。

改变医疗系统的因素,一样在变,在聚集。

 

正如微博中的博友所讲,医疗股也不是啥股都可以买,需要精挑细选。我们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安民Anmin0001深度分析中,研究有一批医药股。安民分析(一)是中药(它还有一个23年中报分析(1)),安民分析(三)是CXO龙头(它还有一个23年中报分析(2)),安民分析(六)是CXO行业运行周期和节奏,还有第二家CXO龙头,公司分析(八)是创新药。有兴趣者可以去看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