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跟西方教科书教出来的学生讲活生生的经济学(2)
(2023-10-04 06:36:18)
标签:
转载 |
分类: 政治经济 |
跟西方教科书教出来的学生讲活生生的经济学(2)
去年9月份,我写欧洲工业完犊子,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成本到天上去了。因此,只有加价才有利润。他们加价,中国产品不加价,那他们怎么跟中国同类产品竞争。
全球同样的原油,同样的天然气,不是一个价吗?告诉你,还真的差别大。从俄罗斯和中亚输入进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和用海运船运输过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就不是一个价。而且不同的国家,协议价就有差别。然后谁管道用得多,谁的成本就低。还有电力结构的构成,去年中国的煤价也在涨,但中国的煤价涨幅远没有达到国际的水准,中国的电价涨幅,跟国际那是两样(中国的光伏和风电价格也降到比较低了)。去年我同事做了一只煤炭股,挣了一倍,我们闲聊时谈到煤炭股,我说你该抛。他问原因,说那么低的定位,为什么要抛,我就给他看华能国际的中报,亏损57亿。我说华能国际火力发电为主,亏了57亿,这意味着煤炭不可能再涨价了。然后他抛了,我建议他补腾讯,结果他就抄到腾讯控股的大底。腾讯为什么是大底,你们看看我去年10月份的文章就知道。
做过企业的都知道,生存是第一要务,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大不易。大企业都不容易,何况是中小企业。要不你看看这几年的房企100强,当初是何等的风光,好像世界是他们创造的,现在是何等的艰难?不只是这些。你们到街上看看,身边有多少小店还在继续开着,有多少早已经易主N多次了?这些都是经济学,收入经济学和成本经济学,利润经济学,他们才是真实的经济学,活的经济学。生活是艰难的,因为有太激烈的竞争,不仅仅是你们大学生难以就业,众多的中小企业还难以存活呢。每天办公室大门一开,房租水电要付,工人工资要付,税要交,股东要分红,要吵架,都是一堆烂事,可竞争对手还日新月异呢。企业开着就能挣钱吗?那你想多了,亏光了的人多得很。城里用燃气炒菜,可在偏远的农村,很多农民至今都不知道天然气是个啥。我参加工作的前两天,都不知道怎么接电话。
同样是用油用气,不同的企业天壤之别,不然为啥总有那么多企业倒闭掉呢?仅仅是美的和格力,他们前期用的原材料都差不多,两地那么近,可他们之间还有那么大的收入、盈利、竞争地位差别呢?何况其他?
铸币税的确是好东西,作为当权者,谁都希望爱它1万年,但铸币税带来的副作用是什么?这之间是如何牵制的?这里面的知识,有些是经济学教材不讲的。在美国,铸币税会首先会带来零元购,经济学教材不讲这个成本。产品涨价,底层生活不下去了,就去抢,这导致美国部分商业公司不得不关张。部分商业关张,经济活动的流转速度下降,体现在企业报表上,就是资产运营速度降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降低,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下降,上游客户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下降。体现在宏观经济上,就是社会的发展增速下降。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工人上街。美国现在是有钱的工人上街,后面会带来低收入的工人上街。社会的稳定性出问题。工人上街会出什么结果?政府政策得向工人倾斜,因为要选票,这制约了政府。工人上街和铸币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面一旦严重失衡,就会被拉回到重新平衡。政府的铸币税就像风筝,但它有一条线在人家手中牵着,这就是底层人的生活。底层人活下不去了,政府想加税,法国人就会送路易十六上断头台,中国李自成也会送崇祯煤山上吊。但高息对经济和金融的伤害就在那里,我们不能当驼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当啥也看不见。第三,如果执行财务规则,就这一年多,美联储都破产三四十回了,何况那么多中小银行?所以美联储如果为所欲为,要么杀死世界上的弱国,要么杀死一堆美国中小银行,要么杀死它自己或美国财政部。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世界是联系的,并非铁板一块,任何政策它都有边界,你不理解政策的边界,你的政策就会问题百出。因此,后面美联储哪怕做做样子,也得缩表,而且他口头上一直强调,通胀不到2%他会加息不停。这都是因为铸币税带来的。所以明年他的政策得收缩。但它的收缩仍有限度,而不是无边界的收缩。所以我才说,如果美联储不能在国际上收割到足够的美元,他加息就会把自己加死,或者把美国财政部搞死,或者把银行搞死(昨天的文章,我就讲了明年四五月份,美国一批中小银行又得出大问题)。等等。
经济学不是死的,是活的,而且是非常非常鲜活的。如果我们把经济学学死了,或者只知道书本上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学与不学,没多大的差别,甚至还不如不学。因为不学还知道自己不行,学个夹生的经济学,会认为自己是天才,为啥被一批庸才拦路,还没有去国务院。而鲜活的经济学就跟故事书一样好看,你会看到各色人等,他们花样百出地使出各种手段进行博弈。就比如耶奶,为了让中国买美债,不抛美债,美国人100年不去非洲,可耶奶那么大年纪,今年元月中下旬,她在非洲呆了十几天,说要为非洲解决债务问题,搞得赞比亚跟着她飞跑,搞得中国某部一把手还下了课。然后她7月份来一趟中国,啥实质性的东东也没谈,但随后不久在联合国同美国的小伙伴及某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伙批斗中国债务问题。然后现在的两个工作组才会在后面谈到这些问题,工作组的会谈才会谈到实质,包括有可能还要谈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你看看这些经济学,里面有谋略,有你我的算计,有战略战术,跟故事一样好看,生动形象。
这些,教科书里都没有。
而关于这个,我的博弈对策是什么?前面的文章中早就讲了。
生活和工作才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读一辈子。这是一本无字天书,不仅开启人的智慧,而且常读常新。
这就是我的经济学和学院经济学的差别。你可以看不起我的经济学,但我现在绝不学学院经济学。因为它既不能解释中国前74年的经济,也不能解决现实中我国的经济问题,那就可以把它丢到一边去,有勇气的话,丢垃圾堆里去也不是不可以的。
一天到晚把西方过时的东东拿来当指路的北极星,还不如看清楚中国眼前的现实过瘾。中国人这么有干劲,那么多中国人都为生活所累,大家都在奔波劳碌着,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满载着一堆的故事,生生不息,多生动呀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