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致敬北方的中国英雄与用中国的知识体系解释世界

(2023-08-10 05:39:37)
标签:

转载

分类: 政治经济

致敬北方的中国英雄与用中国的知识体系解释世界

 

以前这个时候,南方每年都在防洪,今年江西是抗旱。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提前进入枯水期。但北方,华北和东北洪涝灾害频发。这几天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有一些防洪救灾的干部把命都丢在抗洪第一线上。他们很年轻,人就走了。

以前,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南方。

从鲧和禹时代开始,华北就是抗洪第一线。只是中国降水带会随着气候的变迁有比较大的南北摆动,这个摆动的幅度可以达到上千甚至几千公里,而且这个时间周期会很长,300年是个小波动,五六百年是个大波动,于是就导致可能几代人都不知道华北还有大洪水的历史。前两年是郑州,现在是河北和吉林。

这让人心理很沉痛,却也非常着急。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要说的是两层意思。

第一, 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成为唯一绵延不绝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代人中,都有一批中华民族的脊梁。远的不说,近的从老一辈新中国的创立者,到现在这波抗洪英雄,都是如此。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需要向英雄们学习,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将中国一点一点地推向前进。

前些时我写《花妖》,写的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第二点,这是我非常想讲的,就是如何传授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专业知识。现在大家面对气候变迁,讲的是碳排放之类,人类大规模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等等。然后中国也变暖了,这些年的降雨带北移,正是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的结果。

这是西方的解释。是他们强加给我们的。而且很多学科都是如此。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的教授如果离开西方的东东,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讲课了。

真的如此吗?

我想说的是,不是。2012年我到青海,就发现降水多了。那前后我就讲过不止一次,中国进入历史上的温暖周期。这个知识并不是我的知识,而是中国杰出物候学家竺可桢先生的。根据他的气候知识,中国周代、秦汉、唐代都是温暖期,现在这几十年,也正在进入温暖期。去年还是前年,可能云南大象北游的时候,我讲过两个情况,一是豫这个字的由来,表明河南曾经广泛生活过大象,就是那时的气候跟现在的西霜版纳一样。还有现在国际走私到中国的象牙,最大批量并不是从非洲来的,而是俄罗斯,因为在西北利亚的冻土带解冻后,人们挖出来了不少的亚洲猛犸象尸骨,然后那些保存完好的象牙就出口到中国。这表明西北利亚一带,曾经生活过大象的前身亚洲猛犸象,而且时间至少是一个地质时期。

现在我们所学的很多知识,并不源自于中国自身,而是源自于西方。这个对中国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可能便于洗脑吧。竺可桢的书,有好些在中国可能已经绝版了,我曾经做过科技出版,深为此惋惜。我个人觉得,中国应该花个十年或十几年的时间,组织专门的队伍,把缘于中国各科的知识点整理出来,然后编入中小学教材、大学教材,应该逐渐抛弃西方强加给我们的知识体系,要传播中国自己的世界观,历史观,用中国人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这个世界。否则,我们将会被西方的知识体系压得喘不过气来,总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全然不知道中国人自己干过啥,创造过啥。

中国人不应该永远被西方的知识体系牵着鼻子走,用他们的体系来解释这个世界,来解释自己的生活。如果大家都学习过中国气候的变迁规律,北方的这些灾害,即使不能完全避免,大家也会有一些应对知识和经验,不至于每个地方的人都完全两眼一抹黑,全然没有应对的经验。

我这不是站着说活不腰疼,因为17年前,湖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马这个时候都在堤上生活。我只是强调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很多正确的知识及其体系,现在好些已经完全不在了,只能在故纸堆里去找。这个不应当。东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这个路还很长很长。

是到了中华文明回归的时候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