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建议全力支持北京、上海、深圳各培育1个全球一流券商
(2023-07-28 07:02:1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股票博客 |
建议全力支持北京、上海、深圳各培育1个全球一流券商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做了4个铁证。
第一个铁证:美国金融资本从2005年建行港股上市到现在,18年时间一直通过他们的定价权压着建行的股价,上周建行港股最低价4.24港元,按今天的汇率,相当于3.88元人民币。二季度建行每股净资产估计为11.47元,7月底应该可以达到11.55元。即使按11.47算,也是打34折,只有净资产的1/3强。
建行这些年的投资回报率年复合增速在15%以上,实际上是成长股。而汇丰银行跟它相比,则是典型的垃圾股。但汇率的定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净资产的0.82倍。
二者的定位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第二个铁证:招行港股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速超过24%,好于巴菲特近5个点,但招行港股也才比垃圾股汇丰的定位略高一点点。
第三个铁证“:工行港股自上市以来,也一直被美国金融资本按在地上摩擦。美国银行的成长性比汇丰要好一些,但成长性也一般。工行港股自上市以来,成长性长期远远好于美国银行,一个是中速增长,一个是低速增长,但美国银行的定位长期远高于工行,至少是一倍以上。前几天的低点,工行大致是净资产的35%,美国银行现在是32.18美元,是每股净资产的90.31%。这不没有考虑实际亏损。一季度美国银行投资亏损1000亿美元,这还不算它在美国国债上的浮亏。如果算上这个,它的股价应该是实际净资产的1.8倍左右。
这是美国人干的好事,都干一二十年了。持续妖魔化中国资产。
第四个铁证是昨天的文章。昨天分析了恒大的案例,普华永道是恒大的审计机构。恒大的手法是提前结算,楼房只对外立面进行了装修,内部还没有装修,就算成竣工,提前结算收入。普华永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审计内部装修。
因为内部没有装修,因此就不用计内部装修成本,这样就可以提高毛利和毛利率。这是典型的虚增毛利,虚增毛利率。虚增毛利就自然会虚增净利润,然后后面4次分红,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大比例分红,每股分一块多。这就涉及掏空公司。普华永道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表明普华永道等四大这些中介机构,是有大问题的。
所以,前天我发文章说,《要夺取中国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还得要靠中国的金融机构》。因为高盛也好,大摩也罢,还有普华永道等等,根本就靠不住。他们不给你埋雷就是有良心。但只要想想希腊国债事件与欧债危机,就知道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埋雷。
既然要靠国内的金融机构,那么券商尤为重要。因为要跟高盛们争定价权,券商如果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所以,支持券商做大做强,做成全球一流的券商,就是中国金融机构同高盛们争夺定价权的基础,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先解决量,再解决质,由量变引发质变。这是第一位的。而且以前我国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经验。
为此,这就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个人认为,要培育中国一流的券商,从地域上来讲,至少要有三个一流的大券商,可以从内地、港股和中概股开始,从中特估开始,跟高盛们掰手腕。就是北京要有一个,还有上海要有一个,深圳要有一个。北京就不谈了,上海有主板和科创板,深圳有深圳主板、创业板,这些都需要全球一流的券商投研来支撑。
这三个城市的券商,现在离全球一流券商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我建议国家采取相应的办法,怎么能给三个城市搞成个一流券商就怎么弄,特事特办,多快好省,一定要做出三个一流的券商出来,以尽快能跟高盛们过招,亮膀子,拼实力。未来要跟他们往死里干。不然在金融市场上,我们就不会有任何主动性。
顺便说一下眼前的行情。这里就是大底。前面说了,高盛和大摩们的目标的就是将港股、中概股、A股打到极低的价位上去,然后大规模进场。我建议中国尽早动手,别让他们的计谋得逞。从目前来看,国家相关政策这是非常大的转向。特别是中国最高层会议的定性,非常清晰,也非常极时。真的就是及时雨。有鉴于此,这里就是大底。建议大家珍惜眼前行情。年后,本轮调整的最低点已经出来了,后面就是怎么涨的问题的了。另外,我微信公众号上开始贴出2023年公司中报分析文章。今天将分析的是前期研究的第一家中药企业的中报分析,有兴趣者请前去阅读。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做了4个铁证。
第一个铁证:美国金融资本从2005年建行港股上市到现在,18年时间一直通过他们的定价权压着建行的股价,上周建行港股最低价4.24港元,按今天的汇率,相当于3.88元人民币。二季度建行每股净资产估计为11.47元,7月底应该可以达到11.55元。即使按11.47算,也是打34折,只有净资产的1/3强。
建行这些年的投资回报率年复合增速在15%以上,实际上是成长股。而汇丰银行跟它相比,则是典型的垃圾股。但汇率的定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净资产的0.82倍。
二者的定位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第二个铁证:招行港股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速超过24%,好于巴菲特近5个点,但招行港股也才比垃圾股汇丰的定位略高一点点。
第三个铁证“:工行港股自上市以来,也一直被美国金融资本按在地上摩擦。美国银行的成长性比汇丰要好一些,但成长性也一般。工行港股自上市以来,成长性长期远远好于美国银行,一个是中速增长,一个是低速增长,但美国银行的定位长期远高于工行,至少是一倍以上。前几天的低点,工行大致是净资产的35%,美国银行现在是32.18美元,是每股净资产的90.31%。这不没有考虑实际亏损。一季度美国银行投资亏损1000亿美元,这还不算它在美国国债上的浮亏。如果算上这个,它的股价应该是实际净资产的1.8倍左右。
这是美国人干的好事,都干一二十年了。持续妖魔化中国资产。
第四个铁证是昨天的文章。昨天分析了恒大的案例,普华永道是恒大的审计机构。恒大的手法是提前结算,楼房只对外立面进行了装修,内部还没有装修,就算成竣工,提前结算收入。普华永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审计内部装修。
因为内部没有装修,因此就不用计内部装修成本,这样就可以提高毛利和毛利率。这是典型的虚增毛利,虚增毛利率。虚增毛利就自然会虚增净利润,然后后面4次分红,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大比例分红,每股分一块多。这就涉及掏空公司。普华永道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表明普华永道等四大这些中介机构,是有大问题的。
所以,前天我发文章说,《要夺取中国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还得要靠中国的金融机构》。因为高盛也好,大摩也罢,还有普华永道等等,根本就靠不住。他们不给你埋雷就是有良心。但只要想想希腊国债事件与欧债危机,就知道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埋雷。
既然要靠国内的金融机构,那么券商尤为重要。因为要跟高盛们争定价权,券商如果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所以,支持券商做大做强,做成全球一流的券商,就是中国金融机构同高盛们争夺定价权的基础,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先解决量,再解决质,由量变引发质变。这是第一位的。而且以前我国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经验。
为此,这就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个人认为,要培育中国一流的券商,从地域上来讲,至少要有三个一流的大券商,可以从内地、港股和中概股开始,从中特估开始,跟高盛们掰手腕。就是北京要有一个,还有上海要有一个,深圳要有一个。北京就不谈了,上海有主板和科创板,深圳有深圳主板、创业板,这些都需要全球一流的券商投研来支撑。
这三个城市的券商,现在离全球一流券商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么我建议国家采取相应的办法,怎么能给三个城市搞成个一流券商就怎么弄,特事特办,多快好省,一定要做出三个一流的券商出来,以尽快能跟高盛们过招,亮膀子,拼实力。未来要跟他们往死里干。不然在金融市场上,我们就不会有任何主动性。
顺便说一下眼前的行情。这里就是大底。前面说了,高盛和大摩们的目标的就是将港股、中概股、A股打到极低的价位上去,然后大规模进场。我建议中国尽早动手,别让他们的计谋得逞。从目前来看,国家相关政策这是非常大的转向。特别是中国最高层会议的定性,非常清晰,也非常极时。真的就是及时雨。有鉴于此,这里就是大底。建议大家珍惜眼前行情。年后,本轮调整的最低点已经出来了,后面就是怎么涨的问题的了。另外,我微信公众号上开始贴出2023年公司中报分析文章。今天将分析的是前期研究的第一家中药企业的中报分析,有兴趣者请前去阅读。
前一篇:[转载]接受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