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观要夺取中国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还得要靠中国的金融机构

(2023-07-26 05:55:24)
标签:

转载

分类: 时事评论

观要夺取中国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还得要靠中国的金融机构

 

前面讲得很清楚,上证50和沪深300的定价权,在美国金融机构手中。他们在这一块布局至少已经3年了。但小盘股指数的定价权还在中国自己手中,还有国家队就是新入市的平准基金似乎有夺得中字头定价权的势头。

我个人判断,中国要全面夺得定价权,在A股市场上,一定要掌握上证50和沪深300这两大指数的定价权;在香港市场上,一定要掌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定价权,在美国,一定要掌握中国金龙指数的定价权。这5大指数,是中国金融产品定价权的关键。否则即使掌握中字头的定价权,也没有用。就像今年旧历年后到59日,平准基金强拉中字头,但外国金融资本在上证50和沪深300、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中国金龙指数上使坏,拼命打压,最终将中字头拉了下来。故而中字头的高点就刚好构成上证指数的高点。这表明在这一轮大势争夺中,主动权在美国金融资本手中,平准基金想拉,也使劲了,但还是没有太大的作用。尽管现在中字头强势横盘,处于蓄势之中。

因此,中国要夺得自己股票的定价权,还得要靠自己的金融机构,当然也包括券商,也包括平准基金等。

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金融机构旗下的分析师等等,目前的知识结构都是西方的,他们从大学到博士,所学的金融知识全是西方的。在此情况下,要同西方干仗,要让学生打败老师,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还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异于西方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等。我建议在中国历史和共和国前30年历史中寻找相关智慧。

也就是说,未来中特估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做好准备,就是当我们推出中特估股指评价体系时,西方不会那么快地束手就擒。这里面必有一番争夺。今年216日到59日的争夺战,恐怕只是一场预演。未来更为激烈的争夺,还会发生。

但有一点很明确,既然中国夺取自己股票的定价权是未来的核心任务,那么支持中国的金融机构,从资金实力到人才实力的支持,到支持自己的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以致能够跟高盛大摩抗衡等等,应该是题中应用之义。

即我们要靠自己的金融机构来夺得定价权,那么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这点,那就一定要拼命去做,同时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支持中国的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只有他们大和强了,我们才有夺得定价权的可能。如果两者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就像轻量级拳击手对垒重量级拳手,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么这种对垒的结果就会异常明确。一个大国,金融机构如果全都弱小,在重要的定价权已经旁落于他人的情况下,要想翻身,那就极其困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