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美国今年还会爆雷的金融机构有四个特征

(2023-03-20 05:31:29)
标签:

转载

分类: 时事评论

美国今年还会爆雷的金融机构有四个特征

 

博客和微博上,有些美粉,我写中美博弈比较多,我经常说美国不行了,这让他们很不开心。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本来他们是可以不来看我文章的,但奈何我人虽一次也没有去过美国,但我谈美国,一谈一个准是吧。2008年我谈美股必然崩溃,时间是129日,今年我谈美国要么崩溃,要么货币政策在今年或最迟明年上半年转向,时间是13日到7日,结果才310日,硅谷银行就关张了。

全美银行持有美国国债,现在浮亏是6200亿美元,据此推算,他们手中持有的国债达137778亿美元,然后考虑各种因素,估计他们实际持有15万亿美元。今年1月初的文章里,我根据前几年的数据,估计美国现在的企业债16万亿美元,这样就是31万亿美元。还有其他金融机构手中,还有美国国债和企业债,所以全部考虑进去,40万亿美元是有的。打个9折,36万亿美元。

一年时间,美联储加息4.5个百分点,就算后面加0.5个百分点,就会导致美国金融机构浮亏1.8万亿美元。就算半年内美联储加到位,就是今年9月份美联储加息到5.0%~5.25%,这样美国金融机构在去年2月到明年9,理论上就会形成1.8万亿的账面亏损。这个亏损怎么才能变成不亏损呢?得等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美国利率回归到零利率时,或者是他们持有的债券到期才会回本。因为他们最初持有的国债,利率基本都是1%甚至以下。

所以,耶伦说美国国债市场没有流动性,的确是没有流动性,因为不能流动。谁流动,谁就把浮亏坐实,变成实亏。别看这三五个点的亏损,金融机构有的是用了杠杆的,用两倍数的杠杆,5%的亏损就变成了10%,用5倍的杠杆就是25%的亏损。金融机构一肚子的钱,变成一肚子的国债和企业债,总的亏损18000亿美元,一旦亏损,先亏利润,再亏本金。如果这18000亿美元全部爆雷,美国至少一半的金融机构得完蛋。

当然,不会所有的机构爆雷。我昨天说了个观点,10%的爆雷,是很少的吧?10%爆雷,就是1800亿美元本金的金融机构完蛋。10%的不爆雷,5%的爆雷是很少的吧?5%的爆雷,就是900亿。硅谷银行在美国排名第16名,他们被18亿美元的亏损打爆。那900亿美元足够可以引爆50个硅谷银行。因此,在我看来,今年美国一定还会有银行要爆雷。这是定局,也是死局。除非美国货币政策转向。

为什么会这样?我用会计规则给大家解释一下。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全球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它可以变成任何它想变的资产,可以用于支付。但资产则不然,它要变成现金,往往需要时间。日常你不能用房子支付,也不能用国债支付,但用美元可以。

当美国银行和美国金融机构手持40万亿美国国债和企业债时,在利率为00.25%不变的那些年,它们变现没有任何问题,很容易,到市场上卖出就成。因为市场价格基本不动,它们卖出,不会受任何损失。但奈何这一年时间,美联储加息8次,利率提升了4.5个百分点,于是这些国债和债券的价格,就加一次息跌一次,现在的理论值是100-4.5=95.5;100-4.75=95.25。但市场预期还要加息0.5个百分点,因此它实际的价格有可能比这个理论值还要低。企业债价格会更低一些。因此,这些金融机构手中的债券就彻底失去了流动性。因为谁流动,意味着谁亏损,谁把浮亏变成了明亏。正因为这点,这些债券,即使是美国国债,现在要变现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直不能回到零利率,有的要10年,有的要30年才能变现,否则就是浮亏成明亏。

债券在财务报表上,它实际上是投资,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栏。美国前面为了让金融机构的报表好看一些,说这些国债啥的损益,可以暂不计进去,因此此时金融机构报表都好看,但是浮亏变成潜亏。可一旦要卖债券,无论是国债还是企业债,就会由潜亏变成明亏。

如果让这18000亿美元的明亏爆出来,多少金融机构得死呀是吧?所以我们早八年就看到巴菲特抛掉了银行股的报道是不是?人家是保险公司的头儿,早知道你是怎么做账的,心里门儿清。

也即在利率上升期,投资也好,还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好,它们潜亏也好,浮亏也好,就是不能变成明亏。一变成明亏,金融机构就得死。因为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债和企业债券量太大了。持有3000亿,5个点是150亿亏损。很多金融机构本金都没有150亿呢。如果用杠杆,那就亏得更厉害。

这就彻底把这些钱锁死了,彻底没有流动性了。没流动性,一旦有一批客户同时出现大额支取,就容易出问题。

金融机构也是没法,他们吸储是有成本的。因此拿到钱后,要么贷款出去,要么投资出去,绝不能让它们在账上闲置着,否则要亏的。国内金融机构不让房产投资人早还贷款,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是他下蛋的鸡,你鸡飞了,他的蛋也就没有了,他自然不愿意。所以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变成贷款和投资,这在金融机构,是他们份内的事,是职责所系。但如何平衡风险,也是他们的职责。

只是很多金融机构想不到的是,美联储会这么加息。而且关键不是这个,而是从去年以来的大环境,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各方面,都会劝金融机构买国债企业债的。因为美联储要缩表,那它一定要抛国债和企业债,这就要回收流动性,让社会上的现金流动性变少。耶伦要发国债,包括以新债换旧债,这个数量只会越来越大,她只能劝美国各大金融机构买国债,这一样只能让美国的流动性变少,让政府的流动性变多,让社会的流动性变少。还有中国、日本,还有好些国家央行在抛美债,中东头上一块布的富豪,自俄罗斯的3000亿被没收后,他们就会笃定地抛美国资产,这也一样让美国的流动性趋紧,社会上的流动性变少。所以,这些国债和企业债,就只有美国金融机构接盘。他们接盘越多,被锁死的现金越多,就越弱,流动性越是容易出问题。这就是命。

现在呢,他们的命就看谁先爆雷。谁最弱,谁最先爆。可以用四个简单的式子来筛选:

第一,潜在爆雷对象=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负债,占比越低,越容易爆雷。

第二,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持有量,越小的金融机构越容易爆雷。

第三,(国债+企业债券)/总资产,这个比例越高,越容易爆雷。

第四,投资/总资产,这个比例越高,越容易爆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