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心理学之父用ABCDE来告诉你如何培养乐观的心态

(2017-08-02 02:19:03)
标签:

杂谈

今天,有个亲子约合伙人问我,泳佳,你喜欢读书,我们不喜欢读书,你能否把你的一些读书笔记分享出来给我们?

当然可以,问题是,我写读书笔记,往往是写给自己看,而不是写给别人看的。

也就是说,我不会去告诉你,这本书写了什么什么,我只是把我觉得书中对我有用的东西和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那么,就可能很多人觉得我的笔记对他没用。不过,这也没关系,因为我写这些东西,还真的不是为别人而写的。


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抱怨,说好的2018经济好转呢?我怎么感觉越来越悲观呢?前几天一个亲子约的合作商家,也跟我说,打算今年暑假后关闭自己的项目了,因为悲观,看不到前景。还有一位妈妈跟我说,自己的孩子太不听话了,感觉没办法教,郁闷死。


在这个扯淡的人生中,我们应该乐观的活着呀,不管事业上,还是生活上。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告诉我们,乐观并不是一种性格,而是可以培养的。书里面介绍了一个ABCDE法则,可以让我们对照着做,把很多让自己低落、悲观的情绪赶走,而迎来乐观的自己。坦诚说,不能说对每个人都有用,但对我挺有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乐观是可以学习的。千万别因为别人说你挺悲观的,于是你也就觉得自己悲观。所谓ABCDE法则,是五个字母代表了五个名词,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情;B,Belief,代表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C,Consequence,代表你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的行为;D,Disqutation,反驳;E,Energization,激发。


首先你要先识别ABC,即不好的事情,与你的想法,以及你的做法之间的关系。


比如,有一个人伤害你了,在背后说了你的坏话。这就是A,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于是B来了,你的看法。你觉得自己受伤了,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子。然后,你采取行动了,C,你不跟她说话了。


这个过程是,就是当A发生后,你就产生了C的行为。几场活动办砸了,你就要关闭项目。你给孩子气坏了,你就不想在他身上努力了。回到案例。这时候你自己的的B,是觉得自己受伤,因为她这个人很坏,也即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悲观者。如果你的看法是临时性,比如,你觉得这个人可能是碰到了特殊的事情突然发神经才会背后说我坏话吧,那么,你就是一个乐观者。


完成ABC的识别之后,也就是确定你是个悲观者之后,我们开始进入DE阶段。先是反驳,反驳自己,跟自己辩论。你必须像一个雄辩着一样,反驳自己。


比如,你告诉自己,不会啊,这个人平时都不是这样子的,这个人平时也对我很不错的,上次有人说我坏话,她还当场替我说话呢等等。你得问问自己,能否从其他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然后把重点放在可改变,特定的,非个人化的原因上,比如,她或许是因为某件临时的情况,而对我产生误解了吧。这个过程,目的就是要打破你的悲观思维习惯,训练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是E,激发。激发是反驳带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结果。比如,当你的反驳产生效果,即你自己冷静下来,回想平时这个人其实也不坏,平时他也对我不错,那么,这是就开始激发你的行为了。比如,把这件事当作没有发生一样,反正人家只不过是一个误解,或者试着采取某种方式去核她沟通交流,看看是否她对我产生误解。


其实,这个法则并不神秘,但是要实行起来,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情商。书中介绍了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写日记。先把ABC写下来,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下来。然后继续用DE思考。这样子,你就很容易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了。


书中一句话,值得很多人参考:男人碰到事情会去做,不会反复去想;而女人会钻牛角尖,把事情翻来覆去地想,去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女性看问题的方式,造成女性得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供女性朋友们参考。


想看完整的书去买吧,想了解整本书的构架,可以下载一些听书软件。不提供链接了,不给他们打广告。


【作者陈泳佳,亲子约创始人,乐野科技CEO,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导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