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和一位亲子产业经营者喝咖啡,他不时低头看手机,然后就很抱歉的笑笑:“不好意思,微信信息太多。”这是一位非常用心的经营者,他说,“我总认为,做我们这一行的,服务态度很重要。”我理解,特别是做亲子产业的,用户对于“感觉”二字,非常在意。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问问:“你一直回复的,都是跟你服务有关?都是你的客户吗?”他说:“不是。”然后很无奈的说,“其实,我已经感觉到厌烦。微信好友太多,你不知道哪个对你有用,那个对你没用,刚刚是回复一个让我帮他投票的妈妈。”我问:“你有多少微信好友?”“已经一千多了,你呢?”我看了看他,说:“五千。满了,现在加一个好友,我就得删掉一个。”他惊愕,然后,我们就在那个咖啡厅,聊了一个下午的微信好友。
一、微信是个宝藏,只是看你用不用心
正如马化腾说的,微信其实是一个连接器,把人与人链接起来而已。你只要扫描一个二维码,加个好友,甚至看看附近的人,你都能够很轻松很方便的把别人连接起来。但是,很多人又有这种感觉,慢慢的,所谓的微信好友,绝大部分是陌生人,你可能再也回想不起这个人你在哪里认识,他是谁,当初为什么互加好友了。一个完全你无法联想起任何事情的微信昵称,也经常被对方修改得莫名其妙。打开朋友圈,慢慢的发现,占据你的手机的,几乎都是不认识的。慢慢的你屏蔽了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只有偶尔,上上同学群,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头像,幸好,这里感觉还在。
这是很多人的感觉,但如果微信真的是这样子,那马化腾估计会愁死。而事实上,很多人已经从微信这个无敌连接器中挖掘到了大量的宝藏和有用的资源。
在2015年三月份,我想写一本书,在微信进行众筹,最后80%以上的没见过面的微信好友参与了众筹。五月份,亲子约启动用户访谈,1100多个妈妈访谈对象,全部都是从微信上获得的。七月份,亲子约开始内测,所有的内测员,也是在微信上找到的。八月份,我们启动达人计划,十月份,亲子约童书吧启动众筹,几乎所有众筹参与者,都是微信上来的。十一月份,我们启动机构合作,我们没有派过一张传单,没有做过一次地推,全部靠的都是微信。
二、如何像一块磁铁一样把你要的人吸引到你的微信上
我问问这个经营者,你的一千多个微信好友,是怎么来的。他有点茫然,稍后终于想起来了:“各种各样都有,朋友同学,到我们店里的妈妈,参加一些群我加别人的。”“那别人为什么要加你?”这个问题他又回答不来,最后很不好意思的说,大部分应该是我加别人。“那你为什么要加别人?”他又迷茫了,最后憋了一句话,“就感觉,以前是换个名片,现在是加个微信,以后这样子可以联系。”我明白了,他把微信当做一个通讯工具而已。
我曾经告诉一个做亲子教育的妈妈说,其实,社群经济下,不是你去拉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被你所吸引。所以,对于微信,如果我们认为它有价值,就必须懂得一句话“你若花开,蝴蝶自来”,我们首先要解决自己“花开”的问题。
一些微商为什么令人讨厌,就是他总是见人就拉成他好友,然后就希望别人成为他代理。没有任何信任基础下,你首先得明白,你要连接谁,他凭什么愿意被你链接。
1、修改一下你的昵称
我让那位做亲子教育的妈妈首先把原来那个叫做“风一样的女子”微信昵称改掉。昵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签,就像我看到有人的昵称写着“贷款三天放款”这样子的昵称,我就不会通过一样,而“某某妈”这样子的昵称,我就天生有好感。我的昵称是“【亲子约】陈泳佳”,前三个字是我的项目,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是做亲子项目的,后三个字是我真实的名字,我在微信上的所有一切,都代表真实的我。我发现很多人会主动加我好友,并且往往他就是这个领域的,比如昨天,一位加我好友的第一句话就说:“你好,我也是做亲子项目的,希望我们可以合作。”感觉真好,一听起来就好像一笔生意来临的样子。如果他说,你好,请问你是做什么的。那多郁闷,这意味着他见谁都加。
2、重视一下你的签名
要吸引你要的人,除了你的微信昵称之外,还有几个地方你要注意,一个是签名,一个是朋友圈。这是让你在微信上更加丰满的功能。我的签名是“亲子约创始人,乐野科技CEO”,其实就是我昵称的补充。大家一看我微信昵称,再看我签名,基本上就等于我派出了一张名片了。昵称最好是固定的。而签名,偶尔可以修改。比如,上段时间,我改了一个:“欢迎亲子机构合作”,结果就不少亲子机构主动加我。
3、重点运营好你的朋友圈
最后一个,重点运营好你的朋友圈。如果昵称和签名是名片的话,那么你的朋友圈就是你详细介绍了。朋友圈有各种风格,很多人也只是凭着兴趣去更新。今天转发一个财经类的,明天发布几张美食的,后天吐槽一句月底了没钱了等等。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本来没错,但问题是你是否希望它发挥作用。
有些人,特别是做微商的,对朋友圈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卖货。今天发产品介绍,明天发赚了多少钱,后天说又发展了多少代理。这也没错,只是,你朋友圈被屏蔽的机会会很大。就像你一个朋友是做保险的,每次见到你,就跟你聊保险,就问题你买不买,最后肯定没朋友做。
所以,我的建议是,合理规划朋友圈的内容。首先,与自己的项目有关是必须的。但得把握节奏。我绝对不会在朋友圈刷屏,但我还是会一周推荐几个我认为不错的亲子约活动。其次,偶尔转发一些有价值的文章。既然你希望别人看你朋友圈,那么,分享的精神是必须要的,没任何目的,就是觉得这东西很不错,分享给大家。最后,偶尔增加一些生活味的内容。在我的朋友圈中,发亲子约的内容,点赞评论指数是1的话,分享好文章,指数会是3,而发一些生活味的东西,比如我女儿的画画等,点赞评论指数会飙升到10。但是,大家其实很清楚,与亲子、互联网无关的,我极少发。整个朋友圈风格统一,又有层次感。而即使发我女儿的画能飙升到10,我也不能老是发,咱们不是娱乐明星,这叫做节奏。我写的那本移动互联网的书,名字叫做《生活大于生意》,也是这个道理。这是一个强调生活的时代。
所以,微信作为连接器,你首先你就得把你自己做成一块磁铁,让别人认可你,至少不讨厌你。这是核心。并且,当你做好这一切,你会发现,加你好友的,一般都是你要的人。就像很多做亲子产业的,都会加我一样。他们需要我,我更需要他们。
三、五千个微信好友,你要怎么管理和维护
很多人对微信疲劳了,因为大量的无效社交和无效信息一直在骚扰着。一个做亲子活动的经营者,一开始拼命的加好友,现在她说,每隔几天,要卸载一次微信,然后重装。因为信息太多,卡死了。我打开她的微信通讯录,3000多位好友,但是90%以上,都属于互相不认识的。而有些人,只加熟人,这类人基本上很难获得微信作为一个链接器带来的价值,因为他只是用微信代替短信而已。
怎么让微信好友有价值,核心在于对好友的管理和维护。相信这个有很多种办法,我谈谈我自己的经验。
当我意识到我需要管理好微信好友的时候,我已经有4000多个好友了。而且跟大家一样,大部分都是互不相识永不聊天的。于是,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用群发(这也是很多人讨厌的)的方式,告诉这4000多为好友,我是谁谁谁,我在干什么,很在乎微信好友,也希望你能把你所在的城市、姓名和行业告诉我。
这个群发之后,我大约收到50%的回复,这令我很惊喜。于是,我一个一个的道谢,并按照“城市-姓名-行业”的格式进行了备注。微信备注之后,不管对方怎么改昵称,备注都不会被改,这很好。那个阶段很痛苦,修改2000人的备注,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做完之后,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因为打开我的微信通讯录,非常整齐的按照城市进行了排列,也很惊喜,我居然发现我的大部分微信好友,都是亲子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原来我根本就不知道,感觉挖到好多宝藏了。
而每次我看朋友圈,一下子就能把内容跟他对应起来。比如,某某人转发了一个万宝大战的文章,我一看,他是做财经的。某某人发了一张孩子的照片,我一看,哦,原来她是一个妈妈。虽然不认识,但感觉像老朋友了。给她点赞和评论,就顺手多了。
现在我的好友已经超过5000人,到了微信的上限了。每加一个好友,我就得删掉一个好友。我只删哪些没有备注的,因为你都不愿意告诉我你的情况,我们也就没有互相留在对方微信的必要了。而新加进来的好友,也是必须互相自我介绍。当我按照这个方法管理之后,我的确越来越感激微信,它帮我链接了很多很多资源。也许现在用不上,但至少,机会在。
管理之外,还有维护。维护资源的第一个要务,就是你得明确你的目的。我最近在拓展各种亲子机构资源,但我不能一看到你做亲子机构的,我就贴上去,我得让你先注意到我,了解我。我选择的办法是,在朋友圈给评论。我在朋友圈,看到做亲子机构的好友发内容,我会给个点赞,给个评论,互动一番。这是让他看到我,接着,他会回复我的评论,这是互动,一来二去,大家就开始熟悉了,开始会留意对方了,开始会考虑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了。
最后,我跟这位亲子机构经营者朋友说,微信的价值很大很大,但前提一定是用心和坦诚。当我们做好自己,对用户用心,我相信移动互联网时代,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红利。微信的生态不断在变化,但做好自己,用心对人,这个原则需要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