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四点,你就冲刺百万年薪吧
(2014-01-19 17:04:34)
标签:
财经 |
当年在中大做职业导师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关心一个问题,如何冲刺百万年薪。百万年薪,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说实话,即使你把书店所有有关职场的书看完,估计也看出不个所以然。事物是由很多必然和很多偶然构成的,把必然做了,不见得就有你要的结果。但没有把必然做了,就基本可以肯定你得不到你要的结果。
利海集团年会上,谢董事长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人才的四个标准:
1、德。良好的品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愿。强烈的意愿投入城镇化事业,志同道合。
3、学。有强大的学历能力,勇于创新。
4、技。有符合要求的专业技能。
四个字看似简单,但真正符合的,却不多。很多HR都感叹,有技无德,有德无愿,有愿不学,随处可见。其实,所谓德,更加强调的是品格,格局,阳光。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在众多的职业经理人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并不多。大学生从踏入职场的第一天,就应该培养自己的“德”,爱惜自己的羽毛。你愿意永远做一个基层员工那没问题,但你如果希望进入核心层,老板首先第一关注的,肯定就是德。才能对老板来说,并不稀罕。稀罕的永远是德才兼备。
至于愿呢,这是一个很多中层员工的门槛,并且这个门槛,坦诚的说,不低。这不是一个宣誓,而是实实在在的强烈意愿。你为什么工作,是因为一份工资呢,还是因为一份事业。那些整天忙碌却无为,喊苦喊累的人,几乎都是无愿。城镇化是一个还在探索的巨大工程,如果没有投身于这个领域的强烈意愿,你就会感到迷茫,感到失落,感到无助。而作为愿,还包含一个意思:你是否真正愿意承担风险,接受委屈,全力以赴,不做第二选择?
第三个字是学。那天跟一朋友聊天,感叹这个世界我们快跟不上了。当书店都还充斥着微博运营的教程的时候,微信已经大行其道,微博日落西山。很多四五十岁的管理人员,还没弄明白互联网精神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基因却一下子包围了他的世界。我们经常有一种一醒来就落后的感觉。不仅仅城镇化,其他领域依然是这样子。诺基亚死了,索尼没了,柯达倒了,而一大堆你以前完全没有听过的名词,却出现了。你怎么办?我做面试员工的时候,总是有这样子一个问题:你是否还有读书的兴趣?你的自学能力如何?如果他说,我不看书了。基本上我就否定了。学,往往要的是你有危机感而主动去学。并且在你工作的领域上去专研和研究。让你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才。
谈谈最后的技吧。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这个是放在最好。其实,假如你前三个都具备的时候,技就不愁了。但也有可能你依然处于纸上谈兵的可能。技能和专业,更多的是实践精神和实干能力。好吧,你品德高尚,你理想远大,你天天学习,但你落地能力差,运营水平低,结果提交不出,一样没戏。技是你把你的潜力变成企业所需的业绩的能力。这才是企业最终要的结果。
那么,要冲刺百万年薪,其实也就很简单,首先成为一个阳光下的人,拥有被老板认可的品德和格局。其次,与老板一起,为事业担当风险,承受委屈,全力以赴。第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好走在企业前面。最后,逐步把自己的各种能力变成可以量化的业绩。这样子,你就是职场的抢手人才,你就是老板不舍得你离开的真正事业伙伴,百万年薪就不在话下。
前一篇:2014,这个不重要
后一篇:微信红包对城镇化电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