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好文分享 |
旅游助力土地流转新突破
继广东省出台政策允许转户农民出让宅基地和土地获得财产权益后,近日有消息称,海南目前也在试点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但严格禁止建设商品性房地产的项目。
据悉,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将在全省选择一些试点村庄,按照依法、自愿、有偿、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原则,通过转让、租赁、联营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但严格禁止商品性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海南省住建厅将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会同国土部门研究探索农村宅基地的自由流转,规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进一步释放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宅基地参与旅游开发,可促进旅游地产的发展,地方政府征收储备更多的旅游用地,一是可增加土地财政,二是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其住房条件。海南拟试点农村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使农村土地流转又有了新的突破,这将成为当地长期推行的一项政策。当然,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从政策到执行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以何种模式进行开发、如何防止宅基地变成小产权房、开发体量有多少等关键问题都需要政策实施细则加以落实。
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
据相关媒体称,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力日前主持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和审议《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提速。
目前海南省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发展基础较弱,城镇化的质量有待大幅度提升,区域、城乡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海洋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候鸟性旅游带来的“空城化”等问题都将是海南新型城镇化需要破解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该《规划》将从旅游业、工业、农业带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范围方面进行明晰;同时也将在海洋和新型城镇化关系、海陆互动方面做专题研究。
业内人士认为,旅游能够带动消费产业,在解决城乡统筹、生态环境、就业等社会问题方面,给出了比较高效的解决方案。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旅游带动下的泛旅游产业集群为产业基础,由旅游带来的消费集聚直接推动的城镇化过程。它能够促使旅游区农民实现从纯农业从业者转化成服务人员、加工人员或者是农业兼服务业、农业兼加工业人员等多重产业身份的转型,同时收益能力有望提高。与此同时,旅游业是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其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符合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再次,旅游服务设施需求和消费的集中化,有助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及社会体系的建设,促进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另外,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
摘编来源: 中国证券报
http://mmsns.qpic.cn/mmsns/Ipm4Xd7ZLAwzI4P0hOVZUrVCq8L08MjUupDIhOJU7ZGJK1x413CyA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