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收费的思维模式闹剧
(2013-04-06 17:25:30)
百度一下“微信收费”,你会发现一个搞笑的现象,大量的文章标题是:工信部官员表态微信肯定收费,腾讯回应纯属谣言。昨天伟大的央视插手了,来了一个评论,居然说这是企业间利益的再分配。
让人搞不清楚的就是,微信作为一个企业的一个产品(且注意,这个产品还不是垄断产品,还有米聊、陌陌等其他替代产品),为什么要工信部的官员来说肯定收费?难道工信部的官员兼职成为腾讯的员工?然后腾讯作为这个产品(且再注意,作为庞大的互联网产品,免费几乎已经是一种行规)的所有者,却辟谣纯属谣言。好,到此为止,真相应该是工信部官员喝多了,说某某企业的一个某某产业肯定会收费。但企业却说,你吃饱了撑着,没这回事。
可这没完,不单网络上继续炒作这话题,一向后知后觉的央视也来了,并且抛出一个惊天大论: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我去,原来,腾讯忘记给电信运营商分好处费呀。央视的话:“作为电信运营商有抱怨很正常,自己辛苦修建的高速公路,岂能由他人免费横行?”不对吧,敢情腾讯没交给服务器带宽?敢情用户没交流量费?央视你别自己免费使用国家资源,就以为全国人民都可以免费使用带宽好吧?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微信的这个产品吧。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它利用电信运营商的带宽平台,传递数据,实现互动交流。这个产品技术上不是什么伟大的创新,但在商业模式上,的确触动了中移动和中电信等的利益。回到央视的屁论,相当于高速公路辛苦建起来,收路桥费,本来都挺好。但突然一家企业,发明了一种汽车,这种汽车可以承载大量乘客,过路费还是100元,别人搭载10人,它居然搭载100人,还免费。这其实没啥,高速公路公司其实路桥费还是照收的。但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这高速公路公司也搞公路运输呀,自己那个运输公司,原来还能收点车费,解决现在旅客们都跑去做腾讯的汽车了,自己没生意了。我靠,这怎么搞啊,只能哭喊着说,腾讯汽车,你们也得收费。
可是,这毕竟还不是高速公路。再看看互联网产品。如果这样子,那么人民日报得要求新浪新闻收费了,我家楼下的小市场得要求淘宝收费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损害到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传统企业不想办法转型应对,而是哭喊着找领导,而弱智领导也跟着起舞,这就是这出闹剧的根源。
当然,至于腾讯,这也是一个大问题。首先,出名了,现在所有的什么米聊啊陌陌啊站一边去,老子腾讯先干一场,没你们什么事情。其次,收还是不收费。这依然是个问题。
如果不谈商业模式,就谈思维模式,这也好办。腾讯坚持免费,至少对普通用户免费,对会员用户收费,一年收他一百两百,类似QQ,搞点增值服务,用户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电信运营商向腾讯加收带宽和流量费。腾讯财大气粗,为了安抚伟大的弱智官员,多少给点,这个闹剧收场。我估计,这应该是微信收费事件的最后结局。
当然,在中国,在工信部的插手下,我依然不排除有其他的娱乐事件发生,拭目以待吧。
前一篇:二十年后,再写一篇影评
后一篇:从凤凰古城事件看旅游新城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