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亲子约陈泳佳
亲子约陈泳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46
  • 关注人气:3,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辈子百座城之六:上海

(2010-07-01 01:29:29)
标签:

世博

爱晚亭

海派文化

周立波

上海

杂谈

分类: 生活点滴

一辈子百座城之六:上海

坦诚的说,我一向对上海没有好感。而如果你要说我的这种情绪是来自于对上海的妒忌,估计我也不打算反驳,因为上海毕竟是一个充满着激情的城市。

 

因为工作的原因,今年去了好几次上海。而每一次,只要有空闲,我都是呆在酒店里敲敲键盘,连一点要走出去看看的欲望都没有。今年去上海,当然不会错过世博。这个给国人期望值很高的盛会,实际上却给人很大的失望。我第一次入园的时候,是13万人,那时候,晚餐后,黄浦江风吹来,世博园区灯亮起来,着实令我激动不已,很漂亮,很壮观。第二次的时候,是前几天,已经是52万人了,对世博的期望仅仅剩下一个中国馆,只不过,当我从中国馆出来的时候,我想,我不会再来这个地方了。

 

也许世博不是上海的错。但不可否认,世博融入了太多太多上海的性格。这个以海派文化自居的城市,总是处处要给人一种老大的感觉。当然,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上海很老大,问题是,上海总是自己不厌其烦的表达出来。

 

第一次去上海是什么时候我已经忘记了。那时候我站在外滩,面对这江那边的高楼大厦,很是震撼。印象中的那些大上海印记逐渐被现代化都市所代替。而新天地的灯红酒绿有展示了另一番的魅力。那时候,对上海印象很好。至于为什么象前几天一样,我即使坐在著名的爱晚亭餐厅,感受这对岸外滩华灯初上的美景,我依然唤不起那种感觉。

 

走回来的路上,一辆公交车驶过,瞥见里面的电视,正在播放周立波的节目。我一下子想起来了,对,就是周立波的这种所谓的海派风格,令我对上海逐渐失去好感。而对照我认识的好几个上海朋友,竟也都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风格。海派,是一种气派,更应该是一种海的胸怀,我肤浅的这样认为,而不是善于挖苦别人。我有一个汕头的朋友,在上海工作,后来定居上海。曾有一次和我去一家叫做上海老站的餐厅用餐,很典型的本帮菜,用一家老式的修道院改造的,很好的感觉,让人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代。后来在汕头电台做节目,主持人江燕送我一张碟,叫做上海往事,也是很好的感觉,即使当年的黄金荣或者杜月笙,也是给人很好的感觉。而不像现在,说到上海,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巩汉林,或者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作家陈想妹。

 

 

我总是觉得,那时候的上海才真正是海派的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