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共生和共生绞杀?√

(2022-03-18 01:12:37)
分类: 心理咨询
什么是共生和共生绞杀?√

因为咨询中遇到太多共生者,所以想写一篇关于共生绞杀的文字很久了,都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被耽搁,本来目的是要让自己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共生绞杀的,今天不想再拖了,那就对共生绞杀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纳和整理吧。

一、什么是共生?

对武志红有所了解的人,一定知道共生绞杀这个概念,到底什么是共生绞杀?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共生”,共生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或医学的概念,有的共生生物紧密缠绕在一起,让人们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即一方的生存以另一方的生存为条件,如果一方死了,那么另一方也可能会无法生存,或者至少会难以生存。共生包括偏利共生和寄生。前者指一方获益而另一方不受影响的共生关系;后者指一方获益而另一方受到损害的共生关系。

心理学借用了生物学共生的概念,来描述一种特殊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婴儿生下来后的整个婴儿期,他是完全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的,因此他必须与母亲共生,完全依赖于母亲才能存活,所以这个时候的婴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体。这就叫母婴共生。但是当孩子进入了成人,心理模式上还是和婴儿期一样,就叫做病态共生。

最形象的共生描述是:两人或多人的行为表现得好像一个人似的。处在共生关系中的人,不会运用自己完整的自我状态。

二、病态共生的特点

1. 彼此缺乏健康的心理界限。他们不分彼此,两人的情绪非常容易彼此传染,一方不笑,另一方就情绪不好,觉得另一半在生自己的气;一方病了,另一方就会感觉是是自己病了似的,并且往往会比病的一方更难受和痛苦,这种反应就像连体人一样。共生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做出骂或打对方的行为,因为打骂对方就完全等同于打骂自己,而且比打骂自己更难受更痛苦!

2. 潜意识中,双方都要求对方与自己完全一样。要求对方与自己有一样的感受、意见、想法、行动,一样的价值观与做事方式。两人的差异会使彼此觉得难以忍受,令他们的 “共生感”受到威胁,于是立马陷入极度的抓狂和痛苦之中。比如,当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后,自己就会瞬间痛苦状态。

3. 双方都没有安全感。彼此都非常强烈地需要获得对方的认可、肯定,一旦对方出现一丝丝不爽自己苗头,就会陷入痛苦,窒息、崩溃、没有存在感、惶恐的状态,此时的病态共生者就活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或者表述为:任何一方一旦感觉到关系不对头了,即一旦对方不愿意与自己共生,这个发现问题的一方就会立马感觉到人生的空洞、虚无、没有意义……这个时候,整个人都身心疲软、无力,有一种完全虚脱的感觉。

4. 双方心理上皆有强烈的黑白二分法。病态共生者都是婴儿心理,他们都没有完成从好人坏人的婴儿思维,在他们脑子里好的就是100%的好,坏的就是100%的坏,因此他们完全无法理解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也因此他们的爱憎分明表现得特别明显,当觉得自己是对的、好的、正确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非常无情、绝情、凶狠、凶残的行为,他们也非常容易走极端。比如老妈认为孩子必须听话才是好孩子,那么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孩子就是100%的坏孩子,然后就会表现出居高临下大发雷霆的态势,并进行毫不留情谴责。

5. 完全不会换位思考。由于处于婴儿的心理状态,又由于只会使用简单的的“二分法”思维,只会使用好或坏来认识世界,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对于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物,病态共生者全都认为是事物的错、世界的错,因此他们永远不会按照现实发生的事物来认识,也永远不会也不愿根据另外的角度来认识事物,他自己永远不会错,错的一定是他人,在矛盾、冲突事件当中他永远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在旁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完全不会换位思考、完全不会反思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共情就更是痴心妄想。

6. 非常敏感、脆弱,反应过激而极端。对于病态共生者,对方甚至是身边人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引起病态共生者的极大反应,其心理按钮非常容易被触发。(每个人都有心理按钮,比如不能忍受误解的人,误解就是其心理按钮,一遇误解,他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比如只要有人对病态共生者眼珠向上一翻,或稍有不耐烦的神情,就可能触发对方心中的“地雷”,引起一场大战。

7. 病态共生者不具备爱的能力。病态共生者实际上彼此都只想得到爱,却缺乏主动去爱对方的能力。他们在关系稳定的时候会因为沉浸在美梦之中,为了要得到对方的爱,自己也愿意先付出爱,但这些付出本质上都属于一种“投资”,而投资是必须获得回报的,并且这种回报还必须大于付出,这样的人显然是不具备爱的能力的。

病态共生者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特点,但以上特点应该已经涵盖了主要方面了,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共生者就可以从这些特点入手,我的经验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表现,就基本可以判断此人是共生者了:一方难受,另一方就更难受。一方只要遇到困难,马上就想和另一方倾诉。有事没事都经常互通电话,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从来没有换位思考意识和共情能力。从来没有反思,更没有自责。敏感,只对与之共生的对方信任。特别容易爆发。

三、什么是共生绞杀

在病态共生的关系里,必然会存在“共生绞杀”,因为所有的共生都只有一个自我可以存活下来,所以一个人的自我绞杀另一个人的自我就必然发生,那么到底是谁会成为那个存活下来的自我,这就取决于博弈的过程了。

共生关系的本质是,我和你的自我都消融,然后构成了一个共同体“我们”。人为什么要与他人形成共生?原因就在于这个非常诱人的“我们”,“我们”给人的感觉很温馨很温暖很舒服很惬意很有爱,有了这种感觉,人与“意识”俱来的孤独感、渺小感、恐惧感就会极大的减弱,然而,却是没有看见它在共生关系里的残酷之处。

(顺便说一句,正确的处理与“意识”俱来的孤独感、渺小感、恐惧感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平静地直面它,与它和平共处和谐共处!)

是与“意识”俱来的孤独感、渺小感、恐惧感催生了共生需要,表现出来就是“我不能独活”、“我必须和你在一起才能活”的心魔。而婴儿的“世界都必须围着我转”的全能自恋模式则催生了即“你要听我的”的霸道心态。这两者的结合则生成了“共生绞杀”模式,用心理学术语则可以归结为“共生+全能自恋=共生绞杀”。

构成中国式关系的头号问题就是“我要和你在一起,否则活不下去”和“你必须听我的”组成了共生绞杀!中国式人与人的关系中的各种寻死觅活,都是为了达到该目的——听我的。

比如,在中国家庭关系中,控制是主流,协作几乎看不到。“控制”表现方式可以有无数种,各种批评、各种赞美、“我都是为你好”、“你是妈妈的全部”、“你要学会感恩”、“你要学会孝顺”、“你真懂事”……都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首先是母亲想要建立共生关系,然后通过以上的方式逐渐绞杀了孩子的自我。共生关系中的“存活”下来的一方是永远不会反思反省自己的,而另一方则有可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一方面享受的对方本质上是控制的“爱”,另一方面却感到非常的窒息,同时也还有一种可能是被完全洗脑和同化,并逐渐因为患上了“斯德哥尔摩情结”而认同了对方的所有观点或观念并最终“爱上”了对方。

共生关系的达成,需要一个强烈斗争的过程,我和你必然要去争做我们这个共同体的主导者,而最终结果就是,我或你其中一个人占据了我们,而另一个人的自我消失了,也就是被绞杀掉了,共生主导的本质就是主导一切、控制一切,主导者的目的就是获得“我完全掌控你!”的全能感觉。

在共生关系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被绞杀动力的一方,会常常忘记了自己的感受,为别人的感受而活。因此ta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情绪的状态,并会常常表现出一种呆滞的、木讷的状态,同时也没有自己真正独立的观察、思考,必然的就是经常对别人问的问题(尤其是情绪方面的问题)一问三不知。

以我有限的经验,我得出的结论是悲观的:希望共生绞杀者自己萌生出“我要改变”的想法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甚至是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因此对共生绞杀的这些分析只对极少数已经醒悟的人是有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