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选股硬道理功课荐股跟风 |
分类: 理性投机/投资 |
近期股市火爆,早些天又有一些10多年甚至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又来询问/请求推荐股票了,她们主要询的是买哪些券商或银行或地产等热点股票好。10多年前赟貌似已深刻认识到即使给自己最亲密的人荐股都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赟如今自然不会向任何人推荐股票了,其实也无股票可荐,何况在最近疯牛后的3000点相对高位阶段呢。赟还得反问几下:即使看好如今特别热闹的强周期券商猪,中信证券早几年一直在9-12元徘徊干嘛去了?知道中信证券07年从117元高位摔下来的原因吗?前期很多银行股仅3-4倍估值时干嘛去了?万科等优质地产股早前仅4倍动态估值时干嘛去了?明白A股每次大牛后都是散户大买单的原因吗?详见《九成散户5年内成“植物人”
小反弹都能忽悠新一代来接班》
须说明一下,俺博文中难免会提及一些股票,这并非推荐,且呛声的多。貌似是拿一些公开资信在做客观分析,并经常有很多对立面的东东来平衡。早在2年多前俺在博客首页就有“特别声明”,见下图和博客首页。
前面提到的这10多年甚至与沪深交易所一起成长的24年股龄的老股民貌似至今也没有赚到钱,一直在投机,一直在等运气,完全不去研究股票后面的公司,不去考量目前的股价是否值得投资的价值,仅关注股价走势,把股票当筹码,甚至还去关注“风”,总在跟风,总在关注热点,完全忽视热点后面的风险。一旦冷却,即海水退潮,所有浮盈全打水漂还倒亏…
全球最有资格推荐股票且心中有很多真正好票的巴菲特貌似从不荐股,点解?巴菲特重仓的好股票摆在那里,好几只持有几十年不动了,详见《巴菲特近15年从未卖过的6只重仓股票》。不懂的人如去跟风买,恐怕也会亏得一塌糊涂,点解?
其实,荐股与每天预测股市与股价走势一样无知。但是,咱们每天打开电视机或收音机或报纸或网络,甚至手机短信/邮件/电话等,还是有很多无知的人在极力推荐股票,在干蠢事。赟说的对不对?当然,有些顶力推荐股票背后是有目的的。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有兴趣和身边亲朋好友交流时总能听到这样类似言论:“曾经有一支股票摆在我面前,我卖早了/卖了就涨停!曾经一支股票摆在我面前,我套牢了!曾经一支股票摆在我面前,我没买…”
这些言论听了20多年,其实很多年以前俺也有如此言论与思维。股票价格每时每刻都在波动,只要你没有任何行动或完成最后一单生意并永远退出股市,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股票,这些个股波动都与你无关,账上即使浮盈满满,可能也是浮云,或叫纸上富贵吧。
不去听信任何人的观点与荐股,学会自己选股才是硬道理。《林奇投资经验汇总vs投资股票七步骤》里面貌似有详细说明。非常同意冯时能有关股票投资必须做功课观点,功课做得越多越深,钱赚得越多,俺貌似已深有体会。大道理可详见:《巴菲特成功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巴菲特的真正伟大生意和投资是什么?》、《巴菲特一系列解密 vs 选股诀窍》、《巴菲特从不预测股价与大盘 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巴菲特建议不看宏观 埋头寻找好公司、《选股要选人vs巴菲特视股东利益至高无上》、《巴菲特在中石油暴赚277亿给俺们什么启示呢?》、《巴菲特5重仓股的六大共同特征》
功课做得越深,钱赚得越多的简单道理如下:
导致散户亏多盈少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无知”,无知恐怕是主要原因。“无知”就是不了解,不熟悉,误解太多。
大部分股民只是股市的过客,A股24年来的一赚二平七亏损便是明证。对他们来说,股市是旅店,住上几天就离开。因为他们缺乏了正确的投资理念,自然难以在股市找到立足之地,因为他们站不稳脚跟,就好像无根之树经不起暴风雨的吹袭一样。
股票投资须做功课,对股票有了正确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你必须做很多很多功课,去了解投资环境及投资对象。了解越深,赚得越多。
因为股票投资的成败,跟你对所买股票的信心有关。有信心,你才有胆识大量买进一间公司的股票。放长线钓大鱼,有信心,你才会放长线,钓大鱼——进行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才有可能赚大钱。
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就必须对有关公司有绝对的信心。信心必须建立在了解上。了解越深,信心越强。信心越强,越不会轻易脱售所持之好股。长期持有,才能享受到复利增长所带来之庞大利润。
巴菲特说“认识越深,赚得越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一点皮毛,就买进作长期投资,如果所买非好股,则长期投资,是白费心机,徒劳无功。长期投资,必须先了解。赟举2个长线大赚的例子:《张先生持汇丰银行63年赚2.7万倍vs长期投资银行股是否吃亏?》、《深发展涨了1.7万多倍》
这次金融地产股为啥会突然走出强悍走势?俺今年3月21日发的博文《乐观看A股 未来5年涨破万点并不难 关键看金融地产股》讲得很清楚,当时2000点,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行业最优秀的企业52只股)整体估值仅5倍多一点,相对当时70-100倍且最容易破产的中小企业个股,谁才值得投资?很多人尤其是机构没有当回事,恐怕是因为他们并未深做他们的功课,这些行业的龙头/优质蓝筹企业赚钱能力其实很强,不像那些所谓的创新企业,大都是玩虚的,1万家企业恐怕仅有几家冒尖,其它迟早要被淘汰。
(各位看官,可否花0.1秒在后面的“喜欢”上踩一脚以示对俺辛劳写博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