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暴跌仅仅是开始?vs 暴涨/暴跌原因

标签:
三七暴跌暴涨走势中成药供大于求 |
分类: 个股跟踪/如何选股 |
2009年以来三七价格在4年内暴涨12倍,从60元/公斤飙升至800元/公斤,业内认为,目前三七跌势已经基本确立,4年牛市行情宣告终结,后市看淡。
供大于求应是诱发三七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三七历经三轮牛市行情,并分别在1989年、2006年和2013年出现价格高位跳水。每轮行情的推动因素都如出一辙,即:价格上涨吸引农户跟风种植,种植面积增大导致供大于求,价格暴跌迫使种植锐减,产量不足催生价格再度上涨。
最近的这轮行情起始于2009年云南大旱,三七产量下降,价格攀升吸引农户跟风种植。三七从种植到收获历时4年,这也正是导致三七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信息沟通渠道,三七的盲目性扩产种植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目前三七的在地面积已增加至28.8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万吨,而需求则维持在0.7万吨上下。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来两年的三七产量将继续攀升数倍,2015年可达6万吨,届时将远远超过市场需求。
由于国内三七仍主要是用作药材,每年的需求增速有限,而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三七药食同源的相关政策尚未有实质性突破。如今三七价格暴跌,药材商贩对购进三七趋于谨慎,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三七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如康美药业的药材贸易中,曾经存货量很大的三七比重已经大幅下降。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三七的每轮下跌都要经历4、5年,因此,短期内三七价格难有扭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