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剪影

标签:
峻毅的博客舟山泗礁嵊山枸杞 |
分类: 摄影★制作 |
立秋:故家乡的第一站——定海,按家乡的习俗,立秋要吃西瓜,远山带着西瓜来宾馆看我,那份亲切啊……
出发:8月8日,评委们在舟山局集合,从三江码头坐“碧海3号”14:50的航班赴嵊泗。穿红衣服的那位是著名作家、编剧家、浙江邮政作协顾问海飞老师……
途经:16:00时许,“碧海3号”途径大洋港,从舱窗隔着玻璃拍到的大洋港,有一文友戏称进入了黄河……
抵达:17:30时许,我们抵达这次活动的第二站——泗礁;黄昏中的嵊泗李柱山码头,即熟2悉,又陌生。屈指一算,距最后一次见到它已有十来年了;那个寒冬,在一线网点担任所长的我,年底正是最忙的日子,接同学电话,说我们的老班长因患肝癌晚期,英年早逝,我匆匆地赶来,又急急地返回……
渔船:潮涨靠码头,潮落搁滩涂,蛮安逸的……
会场:8月9日,嵊泗县邮政局七楼会议室,嵊泗县邮政局局长洪培裕至欢迎词,并介绍嵊泗局的建设与经营……
评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所有评委均不参赛。
菜园:嵊泗县本岛,县委所在地,我们只宿了一夜,看稿子到凌晨,第二天上午开评审会,吃了中午就往小菜园码头赶,准备乘坐“嵊鹰2号”,一切都在匆匆中,没机会与嵊泗的文友聚聚,也没空去看看故友……去嵊山的快轮,现在只需一小时就能到嵊山了;原来泗礁至嵊山,一天只有一班船,几个小岛都要靠一下,风平浪静时也需4小时,我每次都晕船得厉害,呕得吐胆汁;如今每天几班船,打了个瞌睡就到了,方便了很多……
嵊山:我的生出之地,原来的东海主要渔场之一,嵊泗最繁华的小镇,每年冬讯捕带鱼季节,这里汇集了华东六省一市的渔船;儿子刚会走路时带他回来过一次,一别20多年了;虽然并没有像贺知章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那样,但也确实是“青春离岛中年归,乡音无改乡景生”了;踏上久违的故乡,连风都有和种亲切感。嵊山与枸杞,不再是两个隔海相望的孤岛,在“三激港”上架起了跨海大桥,只需十几分钟的车程……
枸杞:我穿上邮电制服的第一站,1979年至1982年工作过的地方,一别30多年了。枸杞邮政所还在原来枸杞邮电所的位置,邮电分营之后,一排六间的高平房拆建成了三层楼房,邮政业务不断扩展……
采访:劳模——孙杞,现任枸杞邮政所所长
踏浪:久违的家乡沙滩,水还是那样的蓝,沙还是那样的细,这里的沙滩虽然不是很大,但比较平坦,对于不会游泳的我来说,相对适合踏浪玩水……
海鲜:吃过越南、泰国、北海、海南等地的海鲜,都不及东海的海鲜,尤其是嵊泗的海鲜,那个鲜啊……
坐谈:听海飞老师讲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