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四季的人生侧笔(徐锐)

(2013-04-05 10:25:04)
标签:

峻毅博客

《红尘说》

徐锐

书评

分类: 言吾★书吾

——读峻毅的《红尘说》
 
  《红尘说》,峻毅著,2012年5月宁波出版社出版。  
  《红尘说》是作家峻毅的最新散文作品集,分春、夏、秋、冬、缘五辑,既有记事、记游,也有随笔、所感。她像一位宽阔的写作者,走出女子的自怜、自恋,袒露出文字的自信与大方。她行走过很多地方,从仙山寺宇到江河平湖,从西南的桂林山水到西北的黄土高坡,从梅雨的江南到清苦的日本,纷呈而出的文字温暖而自由,又于杯水风波中见思想——她带着一片抹不去的个性,以真诚和严肃表达着眼中的世界。
  熟悉峻毅的朋友总说她眼光犀利,她却说自己唯唯对看似的平凡产生别样的好奇。她站上黄土高坡,便一眼就看到江南的风景:碧翠的河流,鲜嫩的青树,一点不像印象中的荒芜……西北的黄土竟有江南的山水那么美?大概,这是久久沉浸在思维定势中的俗人恍然察觉的真实,就如同那些不可及的巍巍高山,人们会好奇、会探秘,感叹它们的坚韧,却少有人赞誉它们的美感。当亲身攀爬到半山,当满眼的香花和植被装扮着其中的险峻,人们才会发现,山其实并不苍老,绿茵环绕之中,竟然是常识中读不到的一番鲜活情怀。
  峻毅的文字也是细腻的,在她的笔下,花海般的桂林柔雅而来。好雨知时节,在这座梦寐以求的小世界,作家的笔端满是止不住的欣喜。虽说四月的季节已算不得凉爽,美景却总是怡人。如此鬼斧神工又得天独厚的山水,还有满城流动的芬芳花香,千姿多彩的美景即便不能尽数,百花争妍的绚烂却早已经透过静止的文字飞到了读者的心间。自然永远是部难懂的大书,不等回味,绵绵细雨便依约而至。峻毅说,梅雨姓江南,因为这淅沥沥的情韵总令人浮想联翩。确实,大概是湿潮的天气不讨人喜欢,梅雨总爱栖在文人的诗词画作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凝结的是层叠的、难释的情缘;古时的江南才子,现代的先锋诗人,在抒情的节律中,他们漫步梅雨,诗歌静中有动又生机浮现,纯净的天地也化为诗意浓郁的画作。从戴望舒到余秋雨,这一幅幅的江南水墨可以温文清秀,可以浓郁深邃,带着对生活的憧憬,总能让人读到沉淀在深邃中的希望,如此错落纠缠,也成就了作者眼中江南的梅雨诗篇。
  看得出来,峻毅很喜欢苏轼和卡夫卡。西行巴蜀,在东坡故里与一代文豪相遇。一代名流宦海沉浮,最终豁达而去,当拂去历史的尘埃,“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悼念却依然可见,留下的真情和曲折历经沧海,直到今天……如果说,崇敬东坡是对文人品质的认同,那么作家收藏卡夫卡的作品则是对其直抒己见的喜爱。卡夫卡的文字隐喻而多义,道出顿悟之后的世情隐幽。这种文字也许可以复制,创作却不可模仿。这大概也是峻毅执着于此的理由。的确,经典的作品永远拥有让人信服的力量,在后现代、新世纪的空间里,卡夫卡的思想和哲学跨越了时空,跨越出国界,仔细读来我们方知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竟都是如此的相似。
  峻毅的散文还有着极强的人生现实感,这种现实既投向社会,又反观自己。比如苏州的寒山寺一游,她写得朴实无华,却给人冷峻的残酷,寥寥几笔刻画了与清净寺院不相符的僧尼形象:他们在僧尼衣袍和西装时服之间游刃有余,修行不再是信仰,而是习惯的职业行为。他们拥有手机、电脑、小轿车,他们穿梭于市井,借香烛向游客行骗,却也过得心安理得,让人目瞪口呆。而作为最平凡的生命个体,免不了遭遇痛楚,在作家笔下,这些折损生命的负能量被赋予了再次向上的力量——在《在疼痛中涅槃》中,她将自己身心所受的煎熬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真实的困境不断地考验生命的耐性,是向最感性的苦楚低头,还是理性对抗心智,当生命的韧性无法拒绝被毁灭的结局,那么在疼痛中勇敢新生就是对生活的最好回答。
  正如江南多彩的四季,峻毅的散文也是多面的,从自然佳境到时节气候,她的文集柔情雅致,如绵绵细雨里的翩翩漫步;她关注人世存在,用自然纯真的字珠串起爱与情怀,融入哲理质感的理性思考。无论其人其文,就是这样的亮丽、务实、真诚,也是这样的务实、阔远、坚强。
  

    作者系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