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峻毅
峻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94
  • 关注人气:7,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慈溪的一部大书(邱华栋)

(2011-08-01 06:21:17)
标签:

峻毅的博客

邱华东

农民工

北杭州湾大桥

越窑青瓷

履痕

慈溪

非虚构

杂谈

分类: 言吾★书吾
  ——《履痕》导读               
  
  我去过浙江慈溪好几次,每次都要到上林湖越窑旧址去看看,也会在杭州湾大桥畔走一走。可以说,青瓷和大桥,是浙江慈溪标志性的物质与文化符号。一个代表了慈溪的悠久历史文化,另外一个则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建设成就,以及通向未来的决心和希望。而峻毅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履痕》,书写的正是慈溪更为具体的当代历史和当代人。通过这本书,我们会找到一个通向当代慈溪人心灵的绝佳通道,找到为什么慈溪人会成功的原因和理由。
  中国是瓷器之乡,瓷器之都。有历史学家说,中国除了有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之外,应该还有一个是瓷器时代。不过,中国的瓷器时代太过漫长,用来指代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似乎也不好界定,因为到现在,我们仍旧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使用瓷器。如今,在慈溪郊外的上林湖的边上,到处都是可以被称为是“文明的碎片”的瓷器、模胚的残片,随手就可以捡上几块。我听说杭州诗人潘维就偶然捡到了一个器形完整的青瓷碗,虽然是碎的,可是拼接起来竟然完好如初。上林湖南面的山坡上,还有一座距今千年的青瓷老窑的遗址。遗址上方修建了一座长廊,由十五重檐叠加起来,构成一座外形奇特的亭子,很好地保护了裸露出来的窑址,缓慢沿着坡地向上的遗址里,从土层中裸露出很多瓷器的泥胎和模具来。据说,光是在上林湖的周围发现的唐代越窑遗址,就有一百七十多座,而附近的翠屏山周围,还有其他几面小湖,都发现有越窑的遗址,可见这里生产青瓷,在唐代是多么的繁盛。
  越窑青瓷的颜色乍一看不是那么扎眼,也不是那么好看,有些像绿豆发霉了的颜色,也很像茶叶的颜色,难怪很长时间里不是宫廷里的爱物。可是,这种颜色看久了,就看出味道来了。越窑青瓷后来成为唐朝宫廷里面的爱物,并且成为了高度发展的唐代文明的一部分,可越窑青瓷的技术发展有关系。青瓷和青花瓷完全是两种颜色,因此,越窑的青瓷的颜色,后来又长久地被称为是秘色瓷。秘色瓷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是什么颜色,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是接近青绿色的。还有一种是黄釉色的瓷器,都很珍贵。越窑青瓷的历史据考证起始于东汉,而在更早期,这里应该还有陶器的生产历史。慈溪位于浙江东部,烧造瓷器的自然条件,比如陶土、水源和运输条件都很好,当地盛产的松木可以烧出1200度的温度,加之水路、陆路交通都比较发达,因此,青瓷的烧造就逐渐地成为了这里最著名的出产物。
  当我读到峻毅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履痕》的时候,我感觉这部作品真的是一件很好的文学的青瓷。在书中,我看到的,是活跃在这座城市里的活生生的人。这是这部书最吸引我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以他们什么样的故事,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峻毅以她的生花妙笔,扎实地采访了大量生动的实例,描摹了那一个个的个体,描画了整个慈溪外来打工者的群像。正是这些活跃的、充满了奋斗和努力改变现状的人的故事,使得慈溪的今天充满了活力和可能性。
  从写作的技巧上来说,峻毅的这部作品是非虚构文学的杰作。它讲究结构,非常精巧,这是长篇小说才具有的特点,峻毅就像一个非常优秀的建筑师,给了这部非虚构作品以一个十分结实的结构,支撑起来了一个坚硬的骨骼,在内部的叙写空间的营造上,游刃有余。在具体的书写上,她从面到点,从过去的历史到眼下的当代,从群体的扫描到个体的书写,她将这座城市里的人,尤其是农民工、打工者的状态,书写得淋漓尽致。
  在上林湖边徜徉,可以看到到处都是瓷器和模具的碎片。随手捡拾一片,你可以猜测这块碎片是盘子、碗和碟子的一部分,还是杯子、菠、瓶、罐的局部?这样的揣摩需要你具有丰富的瓷器器形器具的知识。上林湖,是接近慈溪古代文化的一个入口,她安静地铺展在大地上,以满地的青瓷的碎片,无声地叙说着沉默千年的历史。而在峻毅的这部作品中,那一个个人的口述实录,难道不像一块块的青瓷在闪光?峻毅能够在写作中,深入到人物的心里,将他们最想表达的、最具有个性的东西都呈现了出来。因此,这部书,我觉得在拥有文学价值之外,同时还拥有了文献的价值、社会学的价值、人类学的价值。这是峻毅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再说说杭州湾大桥。慈溪地处东海边,靠近杭州湾,是在一片滩涂之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从历史上看,慈溪就是盐碱遍地的滩涂,是不适宜人生存的,可是,就是有那么一批先民,在这样的地方移民围垦,硬是从滩涂和盐碱地上要回来了生存的土地和空间。而且,在有河湖的地方造窑烧瓷,烧出来了举世闻名的青瓷来。在围垦、移民和青瓷文化的辉映之下,慈溪人以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眼下,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建设成功了,几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看的时候,只见一片滩涂的中间,还只是一些桥墩子,等到我第二次来的时候,就看见了一条巨龙的龙骨出现在杭州湾的水面上。再次来到这里,一条钢筋水泥的彩虹跨越了烟波浩淼的杭州湾。在我的眼前,由国人自己建设、自己投资的杭州湾大桥,就这么迅速地建设成功了!大桥上,我看到的都是新鲜的交通标志,还有七彩颜色粉刷的桥面格栅,会让通过大桥的司机在开车的时候眼睛不至于过于疲惫,要是颜色单一了,就容易出交通事故。宽阔的上下六车道加双向紧急车道的大桥,在杭州湾上流畅地弯曲着,沿着弧线型的线条,向对面上海境内探过去。而杭州湾大桥的尽头,就是长江的出口,中国的经济龙头——大上海。记得那年我先去上海开会,然后取道杭州来慈溪,在上海境内就堵车,到了杭州还迷路了,转了半天,才上到了杭州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却看到,到处都是大货车,难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量很大,高速公路也是熙熙攘攘的,我走了六个多小时才到达慈溪。2008年,杭州湾大桥开通之后,慈溪到上海的距离立即缩短到一个多小时了,不用再从杭州绕一个弯子到上海了。三十六公里长的大桥,直接将宁波、慈溪的经济快车道,接到了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一下子使慈溪变成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后援地带。上海本来就为自己的发展空间感到了局促,这大桥的建成,必将使宁波地区和上海的联系紧密起来。从历史上看,宁波和上海的关系就非常紧密,据说有三分之一的上海人是宁波人。吃苦耐劳的宁波人到上海滩闯荡,造就了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辉煌,成为了远东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在上海,过去就有“宁波帮”的说法,是宁波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勤劳和团结,造就了宁波帮的商业文化,烘托出近现代中国史上辉煌的一段历史。
  而今,杭州湾大桥将慈溪推到了上海的边上,因此,慈溪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未来数年间,大桥南侧慈溪的滩涂上正在兴建的慈溪杭州湾新区,大有发展空间。这里肯定会以交通优势和土地资源的优势,成为发展的新热土。
  杭州湾大桥的建设作为一个背景,我们再来读峻毅的这部《履痕》,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作者喜欢取这样一个书名了。人走过大地,留下大大小小的痕迹。那么多人的履痕,造就了慈溪的今天。这些痕迹,证明了我们曾经生活过,奋斗过,有过梦想,也有过挫折,有过失望,但更多的是希望和收获。尤其是当下社会管理需要创新,社会矛盾需要化解的转型时期,峻毅的这部作品是恰逢其时,对当政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如何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如何发挥个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管理外来人口?如何创造新的社区文化?这部书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青瓷和大桥,两个不相干的符号,却成为了慈溪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象征。而峻毅的这部非虚构文学《履痕》,以其务实的创作作风,扎实的笔力,鲜活的实例,生动的情节,完美的结构,具体详实地记录了新慈溪崛起中当代慈溪人的群像,成为了一块沉甸甸的文学的丰碑。
  
  
  注:作者系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助理兼编辑部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