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峻毅
峻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94
  • 关注人气:7,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地方叫慈溪——(一)

(2010-08-10 20:33:56)
标签:

峻毅的博客

人口密度

走进宁波

陈祖芬

农业县

慈溪

跨海

分类: ★纪实文学

引子

 

街边的商店,巴布豆、丽婴房、福奈特、避风塘,好像是名牌一条街。有一家咖啡店的招牌上写着:在23度半中体味咖啡味道(大意)。什么意思?原来是纬度23度半的地方出产的咖啡最好。

这里好像什么都要最好的。这里有句话叫:开开宝马,坐坐奔驰。意思是如果坐车,还是坐奔驰舒服;如果自己开车,不如宝马。街上的宝马车的比例之高,怕是在其它地方很少看到。

一个县级市的汽车销售商就有32家。

这里是哪里?

你看看大家抽的烟——都是中华,就知道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

这个地方叫慈溪。①

                                                  ——陈祖芬·2004《走进宁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慈溪这个地方。
  其实,有没有听说过慈溪都很正常。因为慈溪确确实实很小,小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她。即便在今天,全市的行政区域面积也不过1520平方公里,在拥有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也仅仅是占其中的6315.79之一而已。

  

  30年前,俗称“三北”的慈溪,还只是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农业县。

  1954年10月,上级政府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慈溪五洞闸的罗祥根在人大提案上提议,为了建立商品棉基地,调整了县域,将当时的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相对适合种棉花的地方合并成慈溪县,县城从慈城迁至浒山,“三北”也由此而生。可是,“三北”之地大多是千年围海造地而来,呈扇形向杭州湾海面辐射,海岸线内全是滩涂,滩涂外便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理所当然地成了海潮和台风最近最亲最喜欢来访问之地。塘内的滩涂初先可以晒盐,随着涂滩北移,先前的滩涂渐成了盐碱地,不宜种粮,只能植棉。集“三北”而成的慈溪县,便成了一个工业为零,农业人口高达90%,却只能植棉,连农民口粮都要国家粮站供应的农业县。

  其实,“三北”的背景,也是慈溪贫穷的背景。

  1969年,慈溪终于建起了第一个国营棉纺厂,总算是有了一家样模像样的工厂,这是慈溪发展史上第一家国营工厂,也是唯一属国营企业的工厂。1982年建起了慈溪最大的企业,县办大集体——慈溪第二棉纺厂。尽管慈溪国棉一厂建在地处偏僻的掌起东埠头,慈溪第二棉纺厂只是个大集体单位,但当时的招工仍是全县瞩目,深受万众羡慕,男女老少人人眼红得不得了。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家一时被慈溪人视为“慈溪工业之皇”,慈溪工业产值的主力企业,还是没有抵达真正的兴旺,便渐渐滑波,从不景气到亏损、负债……慈溪的主要经济只能基于产盐植棉,却要受潮汐的限止,又要看老天爷的脸面,经济发展总是迫于无力自主的被动状态。


  我不知道,已经走近慈溪的人们,对慈溪的了解有多少;已融于慈溪这一城市里的你我他,认认真真去解读过慈溪的又有多少呢?
  其实,有没有深层地去了解过慈溪并不重要,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去解读过慈溪也都很正常。古今慈溪,拥有悠远的历史典故,拥有赋予地域特色的三大传统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特殊模式,拥有在新世纪号称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N第一(光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造中就拥有了N个世界第一),这个已有百万余常住人口(宁波全市人口密度为582人/平方公里,慈溪市人口密度为宁波五县市最高,每平方公里达到了1000余人),竟然还能接纳92万余外来人口安居乐业的新崛起城市,岂是那么容易被认识被解读的呢。
  当然,如果真的很想了解慈溪,如果真的有足够的耐心去关注和解读慈溪,那么,性情的慈溪绝不会冷落想了解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无动由衷地对待关注解读自己的人们,她会以自己特有的热情和坦白,大大方方地欢迎关心热爱自己的人们。
  瞧瞧,她不正以自然坦诚的笑靥,和透明无遮的直面,以及赤裸裸的情怀,早早地撇开了豁达的襟怀,随时欢迎人们以自己喜欢的角度,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或远远注视,或走近走进零距离地凝视,甚至随时都可以面对面地去触摸。

 


  ①摘陈祖芬《走进宁波》
  附注:陈祖芬,系当代著名报告文学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主席,北京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