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行踪……正定,和散文朋友们说
(2010-04-18 12:18:09)
标签:
峻毅的博客正定作家作者散文写作族规 |
分类: 理念★杂谈 |
梁秘书长、郝副总编、康秘书长、韩主席、付会长和正定的散文朋友们:
下午好!
首先,我得更正一下高文军副会长对我的介绍,我并不是什么著名作家,所谓的知名,充其量也只是在我们这个圈内,相对地多写了几年,有一些自己的思想,有那么点滴的成绩而已。再是,我真的实在不敢有言讲座之说。此时,我作为河北省散文学会一名普普通通的会员,尤其是作为一名外省籍的普通会员,在参加学会2010年度年会后,受到省散文学会梁秘书长和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正定县散文学会付志伟会长的盛情邀请,坐在这里,参加河北省正定县散文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我除了感到荣幸,更多的还是感谢和自豪。我由衷地感谢俩位师长对我的信任和关爱,给予我如此温馨、如此隆重的互动互学的交流平台;我自豪作为一名距河北省千里之外的江南女子,能成为地域文学浓厚、文化历史悠远、目前中国散文活动最活跃最有生机的河北省散文学会的会员。
与此同时,我也感到非常的惶恐和不安。因为,我只是作为一名普通会员回自己的散文娘家来参加年会的,更是带着向师长们向朋友们来学习的情怀来的,虽然年会会务安排计划里曾有我的互动发言,那也只要求我说说自己的散文创作观而已,我丝毫没有准备什么讲座,其实也没有资格向朋友们言“讲座”两字。我向来大大咧咧,简简单单,大多时间喜欢安安静静地读读书写写字,让我突击性写颇有自己思想的几千字文稿,倒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但我确确实实最不善于在公众场合表述自己的感悟,不善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来传递我的思想,此时,我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说话结结巴巴的,很不流畅。可已经让梁秘书长和付志伟会长给“绑架”到演讲台上了,尽管忐忑不安,也只好惶恐地讲几句,最多也只能说是向朋友们汇报汇报我对散文创作的理解,以及自己在散文创作中的感悟和一些浅薄的经验积累,权且统称是我个人的散文观吧。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师长和朋友们斧正。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先找准自己的起始坐标和落地位置,写作也是如此。对于散文,我始终认定自己只是一个散文爱好者,喜欢散文写作,更喜好散文阅读赏析,仅此而已。
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执着地偏爱简单,对工作的需求很简单,对生活的要求也简单,凡是能简单的总是力求简单。凡能简单的,肯定是我的首选。所以,我对散文创作的理解也相对简单。当然,这也只能说是我很肤浅的认识和点滴的感悟。
我对散文的认识,有近似顽固地坚持——散文就是散文,就像女人就是女人一样简单。虽然,散文的艺术表现有很多种,各有不同的亮点和特性,但散文的性质就如人的性别,女人只能是女人!再怎么打扮化妆,再怎么努力改造自己的个性和习俗,再怎么折腾吧,女人的性别基因是永远也不可能因为外表装饰和个性有所变化而改变的。从古到今,给散文冠以各种各样花帽的什么散文……什么散文……遮蔽有些人想借机扯散文派别,一意自立掌门人的野心不说,充其量只不过是对散文改革创新的一种个人愿望罢了,最多也只是对散改革创新的一种实践活动而已,而且其过程都很短暂,因为没有坚实的背景和根基。
我们都知道,任何文学作品,其过程都脱离不了写作与阅读,散文自然也是如此。
我对散文创作过程的理解,写散文与评散文是两条永远只能平行而不可能交叉行径。写散文是散文写作者的事,重在感性;而评散文则是评论家和理论家的工作,其重在理性。作家和评论家各有不可混淆的角色任务,各有舞台,各有观众,各负其职。
对于散文写作,我始终坚持——用情真诚的原则是不可被篡改的,笔随情动的地位是不可被代取的。我个人一直视“用情真诚,笔随情动”是散文家族的基本族规,散文作者的创作心态和写作状态,首先应该基于在——“散文是我写我的世界”的基点上,遵守“用情真诚,笔随情动”的散文族规。无论是西方的意识流散文,无论是中国的后现代散文和传统散文,都无法游离散文的这一基点和族规,都应尊重并且建立在“思想开放,感情真诚”的散文的核心宗旨上。我的体会和感悟是:成功作品的写作历程,基于写简明的,写详实的,写我最有感触的,就如丁吉槐老师在他的《散文创作的形象、情感与哲思》这一讲座里讲到过的——写自己最熟悉的,写最能感动自己的。这对初学散文写作者更为重要。假如刚开始学习写散文就笔触抽象的东西,是很难把握叙事进程紧松快慢的,也不易把握描述的尺度和力度,很难获得成功,反之容易令人感到沮丧,感到自己不是写好散文的料而放弃。
其实,每一个优秀的散文作者,其内心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大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其自己的颜色、质感、意象,以及其它更多的活动因子,即便是轻轻地投扔一块小小的石子,也会激起一阵波澜壮阔的散文心境。一个优秀的散文写作者所表达所传达的,应是人们共同的审美经验。所以,我始终坚持,好的散文作品不是从那些散文理论的高调中出来的,也不可能是从散文理论中归结出来的,只能是写作者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灵魂书写的,是从作者的心灵深处淌溢出来的。写作者的心胸宽厚和思想创新,才是构成厚重蕴藏量的奠基石。多大的心写多大的字,多真的爱写多深的情,多实的思想写多重的文。好作家不一定是名作家,名作家当然也非一定是好作家。
我非常清楚自己的落地坐标,既不是什么好作家,更成不了什么名作家。但是,我可以努力地去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好作者。为此,我常常提醒自己,一个好的作者比名家大家更需要接近现实生活,更需要了解现实生活的林林总总,唯有这样才能写出让读者喜欢,且有益于读者感到美的作品;才能写出有益于让自己让读者都能感到阳光的文字,即便是悲惨的故事,也能从文字中有所感悟,从作品中获取温暖。
这就是我对散文的理解和坚守,也是我始终努力的动向。谢谢大家!
2010-4-11
附注
郝副总编——《大众阅读报》副总编郝小学先生
康秘书长——石家庄作家协会秘书长康志刚先生
韩主席——正定县文联主席韩梅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