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获奖感言(峻毅)

(2008-11-04 06:35:35)
标签:

杂谈

西柏坡散文节

中国散文排行榜

峻毅的博客

河北

邯郸

获奖

分类: 日志★散笔

【作者按】: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河北省散文学会和邯郸巿作家协会共同承办的两年一度的散文盛会,“第三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及表彰颁奖大会, 20081031日至112日在邯郸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获奖作家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石英,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红孩,中国散文学会办公室主任董彩峰,以及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散文学会、石家庄和邯郸巿的有关领导到会祝贺。我们浙江作者在此“第三届中国西柏坡散文奖”活动中除了我的《梅兰竹菊赋》荣获了二等奖以外,东阳陈全洪的《民间的街》荣获了优秀奖。以下是我代表获奖作者谈获奖感言的会议发言。  

 

尊敬的中国散文学会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河北省散文学会、邯郸巿散文学会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师友:大家好!

 

我叫朱菁,是来自浙江慈溪的作者,师友们已习惯叫我笔名——峻毅。我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岸赶来,到邯郸这座文化气息醇香,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古都,参加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河北省散文学会承办,邯郸巿散文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的表彰颁奖活动,实际上我是在赶一个梦,赶一个从我学习写字起就缠绵至今,伴着我成长,跟随我成人的梦,一个常常令我为其笑,也为其伤感的梦——那就是让我多年来一直难以舍弃的梦——我的文学梦。

“中国西柏坡散文节”我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和2006年,中国散文学会和河北省散文学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这次“第三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的表彰颁奖活动在邯郸举行,并不令我感到意外,因为邯郸在我的意象里不只是人文历史悠久的古都。近年来,我从我有所了解的邯郸散文作家安秋生、桑麻、崔东汇、王克楠、李延军、吴霞等师友的文采文风中,更看到了邯郸的散文创作已不只是河北省的散文大市了,其实已经是中国散文创作的重镇。今年98日中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的揭晓,邯郸这样一个地级巿竟有三位散文作家同时获奖(我曾撰写过他们散文的鉴赏评论《一棵散文树上的三奇葩》),邯郸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接到会务主持让我做个获奖感言时,我随之就想到两个问题:自己为什么来邯郸和为什么会选择散文?我们都知道有个“邯郸学步”的成语,其实我就是怀着来“邯郸学步”的情怀,怀着对邯郸的敬意,对邯郸散文家们的敬意,来邯郸学步的。之于自己为什么选择散文,原因并不单一,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那就是我的散文意识和对散文的感性理解。因为我始终不变地认为——散文即心字,自从有了情感的文字语言就应该有了散文。可以说散文是我心灵的独白、灵魂的漫舞,也是我个性的展示、情感的抒发,更是我笔墨的自由;散文能让我随心地思,从容地想,能写出我的思想,叙说我的心境,描述我的眼见耳闻和心绪变化;能让我写意境里的飞翔,写我期待中的梦想……总之,散文就是用文字在倾吐,是我感情到了无法驾驭自控时那种不得不爆发的冲击。由于以上的原因,散文自然成了我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的获奖散文《梅兰竹菊赋》,我在对“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意境解读中,还把自己置在它们之中。因为我觉得散文不仅仅是属于阳春白雪,更需要有生活气息。我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认知,给植物融注了一定的在场性,通过这些植物,让读者能联想到植物里有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人物和意境外的真实感受,使这些植物不仅有血肉和气节,还具有与百姓日常生活的某些关联,让它们具体人的品质和灵性……其实,我的散文创作无论是数量或是质量非常有限,需要我努力去突破自己,而在座的各位师长和文友都是我需要学习的榜样。

人生是丰富的,散文也是多元的,不同的读者对散文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与散文创作相比,我对散文鉴赏分析的投入更多,散文鉴赏评论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对高于散文创作。文学评论,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一件枯燥又劳神,而且还往往出力不讨好还得罪人的事情,这也确是事实。但我认为有失也有得,因为在鉴赏阅读的过程中,我需要对于原作做近距离透视,需要透视作者的生活经验,人生理想,尤其是作者的独特的审美感觉,这些微小的东西藏在作者的文字里,需要我耐心地去发现和挖掘,然后再和作者交流,和读者分享。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也是一种无影收获的幸福过程。因为快乐,因为幸福,所以我不觉得劳累。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我写了近30万字的散文赏识评论,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撰写过的许多散文作家是很有创作实力的,其中乔忠延、杨永康、桑麻、崔东汇、王克楠等七位师友获得了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看到师友的散文像雨后的春笋那样生机勃勃,我是由衷高兴。

来到邯郸之后,听说这次会议还有一个议程,那就是中国散文学会给邯郸市“中国散文之城”的命名。邯郸是一个古老的文化之都,是中国的成语之乡,文化积淀很厚。我观察到,进入新世纪以后,邯郸的散文很是活跃,写散文的人多,群众性强,而且有功力的散文作者多,对于散文的理解有一定深度,给这个古老的历史名城冠名为“中国散文之城”,确是名副其实的。就如我刚刚读到的邯郸散文学会推出的《邯郸寻梦》——实实在在地反映了邯郸散文群的功力,反映了邯郸散文群体对散文文化的执着,同时让我感到《邯郸寻梦》是值得自己仔细研读和鉴赏评论的。

散文是一个具有个性特点的艺术文体。散文能不能让人受益,就需要写散文者具备高尚的奉献精神。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获奖作者能相聚在金秋的邯郸,心里就想到了中国散文学会的前辈和专家们,为我们的脱颖而出,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河北散文学会的老师们为此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邯郸散文学会的安秋生主席、王克楠秘书长和邯郸散文界的朋友们,为了让获奖代表们吃好睡好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获奖作者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作为一个一直关注“邯郸散文现象”的读者和鉴赏者,发自肺腑地向邯郸的师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真诚的敬意。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