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峻毅
峻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94
  • 关注人气:7,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峻毅散文里的季节(王克楠)

(2007-11-03 17:54:12)
标签:

艺术赏析

原创文学

散文赏析

散文评论

峻毅的博客

文化杂谈

谈天说地

分类: 言吾★书吾

峻毅散文里的季节——王克楠  

 

    读散文需要有收获,收获从作品里来。当我读到峻毅的《痴爱》四季歌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她进步了,她在散文写作这个领域大踏步地进步了。

    凡是热爱生命的写字者都是对于季节有敏感的体会的。我想身居江南的峻毅,面对四季并不很明显的状况,她是该怎样去体会呢?可是,她体会出来了,不仅仅对于季节进行了描写,而且带来了浓浓的书卷气。“一年四季轮回,春夏秋冬紧紧地跟着交接,其景有不同风格,令人各有所好。”她眼睛中的季节,不仅仅是自然的季节,而且是哲学的季节,是心理的季节。一个面对一种事物,保持终生的热爱是很难的,但是对于书籍则不然,因为它承担着思想,思想又是人存在的根基,所以她才“令我敢于迎着狂吼的雷霆,迎着我前生的相约和今世的另一半,勇敢地走过去,不管有什么险阻,不管有什么沟坎,谁又能拒绝一生只有一次永恒不变的痴爱呢?”

    我不知道峻毅对于白雪的冬天是不是可以经常看到,但是,她对于冬天的描写是到位的,在几乎是经典的冬天的描写里,写出了冬天的灵魂。她对于冬天的美好的感觉是桑这个伟大的作家带来的,“桑把我带入了一个她所设置的‘美’中,让我感到乡村冬天的景是美的,乡村冬天里的人的精神世界更美,而桑的人生境界与思想尤其为美。”她读得很认真,读出了雪和冬天的细微差别“虽然所叙述的同样是雪所造就的万籁俱寂,但是冬日漫步意在温馨与舒适,而雪夜却在极力地渲染毫无生气。”读书读出对于季节的感觉,可见她的读书是怎样的认真。

    人总是活着现在和未来之间,而在峻毅对于四季的解读中,有清晰的存在的线索。她说“在现在和未来之间,你是有形而又是无形。有时候,你真让我感到很陌生又很累,可就是无法不爱你。”她把读书提到了和人的生命相等的位置,看来似乎是读书,其实人需要“解惑”啊!活一辈就解惑一辈子,这辈子解不完,就下辈子接着解。在自然和生物世界,谁更强大一些呢?峻毅在文中有她自己的理解,那就是——要想强大就要有思想,取得思想的途径常常来自于读书,读书就必要了。她很有趣味地讲了天鹅的小故事“对!我就要学天鹅。”在她眼睛里的天鹅,强大的根源在于“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它从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也就是说,天鹅是一个非暴力主义者,而我们现在的世界到处都充满了暴力,博爱常常是一个词汇,真正的博爱时代还未曾到来呢。

    峻毅的叙述是火热而直率的,正如她的性格,她不隐藏自己的观点,总是把自己全部放在阳光里。而国人的文品性格,由于多年的儒家传统,以委婉居多,她的表达总是一个揭示。她的想象很大胆,她把书称作“书空里的那颗行星。”把读书形容为颜色和颜色的融合——“是你,使我这朵喜好宁静的淡绿,终于与你的树枝绿叶相吻合。因为你也是一朵从不自我张扬的淡绿,同类的绿荫合到了一起,才会由淡绿重叠韵色变成深绿。唯有这个时候,我们轻轻地呼喊就能呼来空中的毛毛细雨,才会有心与书的合奏曲飘然而起。” 一种自然的美就出来了。读书对于她的另一个独特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她解除病痛,当别人因为有病而安歇的时候,她却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了。

    峻毅的语言跨度很大,但不乏细腻的魅力。“我的心灵确在呼唤另一鲜活的、从容的、蕴藏智慧与理性的魂魄,似隔山隔海,似枕边守护,似在梦游,似在眼前。”这对于读者的想象力是一个考验。风景在她的笔下似乎也不是闲笔,比如她写月亮“最后一个月满的笑靥,洁净明亮,瑰丽的秋月悬挂在空中,此时能感受到的我的心灵与你的魂魄正是遥相辉映。”接着,就写了她读鲁迅先生著作的感受。在写秋天的时候,她用“听”“看”“谈”“闻”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情感,进一步展露了自己的思想。听到了是鲁迅先生吟诵《秋夜》的声音,看到了是卢梭拿着他的《忏悔录》,谈的是培根的《谈读书》,闻到得是什么那么香呢?“闻,是什么那么香?噢!那是秋季的金桂银桂。”文章在结尾又从具象到了抽象“为了心灵与魂魄的合拍,我要勇敢地飞向书海中的你,趁着今晚的月光皎洁,满月助我心之圆。”——这个抽象就是圆满,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圆满,圆满都是相对的,是用自己的心血酿造成的。

    她是热情的,她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真诚,“我感觉到那是飞天而来,是为了完成一次生命的约会,完善一次生命的升腾……”真诚总是善待期待真诚的人,她的散文比起年初有了很大的突破,相信她不会停止脚步,还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