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对付新冠
(2022-07-05 10:21:48)分类: 世事点评 |
在宣布取得大上海保卫战胜利以后,新冠也相当给力,连续几天零增长,给足了面子。不过这几天似乎又有点不甘寂寞了,昨天更是达到了3加5。上海周边的江苏、安徽也先后出现了疫情,安徽一座70余万人的小县城泗县每天的病例达到了数百例,按下了暂停键。
目前国内抗疫的措施就是一个字,封,切断病毒的传染线路,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代价也是最大的。上海封了两个月,经济损失达到了天量,普通市民的情绪、生活、起居、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我只能说,封,是最有效的,但不是最经济的。
人类与新冠打交道已经三年了,对新冠的了解,不仅科学家懂、医生懂,连普通的老百姓也多少懂一些,到了奥密克戎这一代,谁都知道致死率很低,跟普通感冒差不多,但有人就是不承认,放着上海的数据不用,偏偏拿国外的数据来吓唬国人,因为有人喜欢封,只有封了,才能体现那些人的价值。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一家外企工作,顶头上司是欧美人,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没上班,领导问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感冒了。这位高鼻子洋大人当即惊呼,OH,my God ! 感冒是要死人的!我们都笑了。谁没感冒过?最多就是休息三五天,吃点药,自然会好的,感觉欧美人是大题小做。其实人家也没瞎咋呼,感冒确实会死人,只是比例太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国人都不当回事。现在感觉好像倒了个个,人家不当回事,我们却如临大敌。
奥密克戎在上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无症状感染者,通常一周就会痊愈,只有极个别因基础病的原因死亡,且大多是八十多岁以上的老年人。
四月份,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就写过,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与其把两千余万人封在家里,不如把那些具有严重基础病的老人保护起来,这样的做法要简单的多,经济得多。
病毒的历史告诉人类,病毒就是小强,是杀不死的,除非它自然消亡,有史以来,真正被人类战胜的病毒只有一个,天花。
像奥密克戎这样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会反反复复地干扰人类的生活,人是有智慧的,会在与病毒的反复较量中,摸索出一套对付它们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一个封字,那不是聪明,而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