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2023-01-28 14:51:59)
标签:
教育 |
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岳亚军
学生的学习的内生过程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有两个案例可以证明:
案例一: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数学选择题6分,这道题甲乙丙三个同学都选对了,都得到了6分。但是他们做对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甲同学经过了严格分析、综合、评价,进行了一系列逻辑推理,他激活的是分析、综合等高等思维,最后得出结论。而乙同学激活的是记忆和理解。因为这道题以前见过或做过,题目和选项完全一样,他从简单的机械记忆中提取正确了答案;丙同学和上面两个同学不一样,他以前既没有见过也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看看不会做就开始蒙:“三长加一短就选短,三短加一长就选长”,C答案最长,于是就选择了C。如果我们不考察三个学生学习的内生过程,只是认为三个同学都做对了,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三人的学习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案例二,三个小孩子在小学的数学成绩都非常优秀,在小学升学考试中他们的分数都是满分。在深入初中学习的时候,三位家长找到学校,希望能让这三个孩子在同一个班级就读,理由就是他们可以在同一个数学老师指导下继续比拼,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学校满足了家长的要求,将三个孩子分在了同一个班级。一年之后,三个孩子的数学成绩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其中一位学生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一位同学成绩中等,第三位同学则徘徊在70分左右。第三位同学找到学校,要求学校更换数学老师,理由就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之嫌下滑。学校当然不能同意,只是在一次数学测试以后,请来了三位家长,让孩子对测试的每一道题进行讲解,最后终于发现,一直保持优秀成绩的同学,总是将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行转化,并能在相同的情境和不同的情境中迁移应用,成绩中等的同学也能将知识转化,但只能在相同的情境中转化应用,第三位同学知识记忆了一些知识,但不知道转化和应用。加工信息的程度不同,导致了成绩的差异。
要真正掌握一种知识,学生自己一定要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甚至创造,学生的思维越往高走,就说明其大脑被激活的程度越高,其吸收转化的效果就越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好学生关注取得这一结果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
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