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散文:时间秘方——古茶山贺开记

(2012-06-03 09:11:09)
标签:

转载

分类: 普洱茶和古茶山
再回贺开

时间秘方

——古茶山贺开记

徐兴正

 

先从飞机说起,这个开头还算顺理成章吧。

对于飞机,说它,也可以往某个方向靠近,比如说:不妨将飞机视为时间的一份处方,药效是“飞快”,所医治的恰好是“缓慢”。但这种说法,无疑会碰上形而下与形而上的转换问题,“飞快”与“缓慢”显然被复杂化了,而且,究竟是哪一个更需要医治,真能医治吗?不必这么快就惹出麻烦来,我完全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啊。对于飞机,说它,我应当老实说,照直说。

201249,应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邀请,近十位省外作家将陆续飞抵昆明,先后转机飞至西双版纳,主要目的是古茶山贺开之行。这一天,云南的数名作家,也将前往西双版纳。

不巧,负责这次贺开之行统筹协调的一位云南作家,接到通知去北京开会,临时委托我,到时去机场,接待一下远道而来的作家朋友。

对于一个有乘机经验的人来说,只要守时、细心、热情、周到,这件事情就能办得很好。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恰恰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两天前,我向云南诗人老六,一位三十多岁才从曲靖南海子来到昆明务工的农民,打听关于乘机、接机的事情,他曾与人一道从昆明飞到外省去过。遗憾的是,老六只是飞过那么一个来回,有一点点识见,但很多方面并不清楚。乘机与坐班车、火车不一样,机票是一回事,登机牌是另外一回事,总之,越说越复杂。老六的机票是他人订的,登机牌是他人换的,也就是说,他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老六有一条重要经验:机场出口设在一楼,入口设在二楼;飞机落地,乘客从一楼出来,就在下边打车的话,一般是打不到的,最好到二楼平台去,上边送乘客的出租车很多,容易打车。不过,这条经验对我暂无用处。

省外作家来自北京、长沙、乌鲁木齐、宜昌、武汉、石家庄、郑州、成都、重庆……落地昆明机场的时间,最早的是7:50,最晚的是19:00,而所乘坐的昆明至西双版纳的航班,则是17:0018:1022:1022:40的。因而,各位在昆明的候机时间,就需要妥善安顿。带作家朋友离开机场,小游昆明,打发掉长短不一的等待时光,方式倒还妥当,却办不了。因为,从最早的作家朋友飞抵昆明开始,到最迟的作家朋友飞抵昆明结束,我不能较长时间离开机场,而要在那里等候“下一位”。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在机场候机。

一天前,我请到老六,我们一起去了昆明机场。如何订机票?所有作家朋友的机票当然是之前就订好了的,这个问题暂时不管它了。通过观察、推测、问询、实证,大概一个小时以后,我和老六基本上算是搞清楚了这样一些事项:在什么区域接机,如何换登机牌,怎样办理行李托运,何时经过安检、从登机口登机……于是,我对自己建立起了必要的信心:我应当可以给作家朋友接机,并为他们办理转机手续了。而且,经过侦察,我们还比选出机场内几个较适合于用餐的地方,其中一家还经营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缺憾的是,并非正宗,华而不实。同时,我们发现了多家喝茶、咖啡和其他饮料的经营场所,可以到里边去等候航班。这次飞往西双版纳,连同云南作家在内,一共十六七位,分乘多次航班,候机时间或长或短。因此,我计划预订一个“贵宾厅”,这样,会更方便一些。我被告知,机场的“贵宾厅”很多,有金融单位冠名的,也有企业冠名的,还有州市冠名的,但它们只对会员开放。也就是说,不可能随随便便订得到。我想获得尽可能多的常识,接着咨询,如何获得“会员”资格?我原以为,填写一张表格,提出申请,就可以了。实际情况异常复杂,也许是不便解释,也许是一时解释不清楚,我没有得到答案。最终,我请求一位朋友帮忙,还是订下了一个“贵宾厅”。遗憾的是,因不是会员,不宜使用“贵宾通道”,还是得走“正常通道”登机,这样,反而增加了不便之处,需要绕道。

在突击学习、临时准备之后,49这一天,我在昆明机场还表现得不错,虽有些手忙脚乱,但没有出大的纰漏。之所以达到了这么一个效果,也还有别的因素:较早落地昆明机场的那位作家朋友,另有昆明的朋友去接机,带他在昆明逛逛,打发掉候机的时间,又送他到机场;还有两位作家朋友,是大学同学,为了赢得更充裕的时间,之前改签了机票,从两地提前一天飞到昆明,与另一位居住在昆明的大学同学见面、叙旧;再就是老六始终跟着我,在机场出口不时帮助我举起写上某位作家朋友姓名的纸牌……

长诗《飞行》的作者,无数次乘坐过国际航班的诗人于坚,在接下来的某一天,向其他几位作家朋友揶揄我:不要看这个人轻车熟路地给你们接机、换登机牌,他自己其实是第一次坐飞机!他们不相信,于坚就列举了两个细节:上了飞机,我不知道如何找座位,是在他的指点下找到的;下飞机时,我陷于打不开安全带的尴尬,他已离开座位,瞥见了,“以不伤害到别人自尊的方式”,为我打开了安全带。的确,飞机的座位号编排有异于大巴,数字指明是哪一排,字母则确定是哪一个;系上和打开安全带,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之前,还是缺乏预见,不曾向老六讨教这些常识。

飞机是快的,而且太快了,快得让人发愣眩晕。作家朋友们天南地北、天高地远的,一天之内,就能飞到昆明见面,这可以视为速度对时间的重大胜利。如果换成火车,汽车,马匹,毛驴,还有人自己的双脚,就会慢下来,并且越来越慢,慢得让人难以忍受。到了昆明,飞到云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也只要短短50分钟。即使把“漫长”、“令人烦躁”的候机时间加进去,遥远的距离在飞快的速度面前,无非区区一天而已。

不妨自我表扬一下,学习坐飞机也是快的。十多年前,我在一位作家的访谈中,读到过一句话,“我们不能指望这样的奇迹出现:把一只山中的猴子牵进城里,三天后它就变成一位绅士!”当时,我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但是,当世界变快之后,以我学习坐飞机的亲身经历来看,猴子变绅士不是没有可能的,况且,还可以变得多快好省呢。

 

 

http:///i/si.php

在西双版纳,从州府所在地景洪市去勐海县的古茶山贺开,就比较慢了。

在云南十六个州市中,西双版纳是所辖县市最少的州,除景洪市、勐海县而外,只有勐腊县,一共才三个县市。相对于云南大多数地区群山连绵起伏、众河深刻切割来说,西双版纳是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西双版纳”的傣语语义,就是“十二个一千亩地”,有些辽阔的气象,而两个县名中的“勐”,也是“平坝地区”之意。也就是说,去古茶山贺开,不消翻山越岭,道路交通并无一点凶险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慢,仅仅是受制于汽车的机械局限,它跑不过飞。

正如飞机的快是我们所渴望的一样,汽车的慢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慢下来,才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田野,田野里的庄稼,庄稼的长势;慢下来,才有安宁的内心领略大自然,大自然中的事物,事物之间的分野。总而言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一个机会,感受到勐海坝子如何托起古茶山贺开,大地丰厚的底气、坦荡的胸襟如何支撑和包容一座山冈,并让这座山冈在千百年前就生长包括茶树在内的万物,繁衍至今,生生不息。

据东道主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安排的向导介绍,“贺开”有多种意思,其中之一大概是:河流转弯的地方。也许,对于同一座山冈,拉祜族的命名方式与傣族不一样,与布朗族又不一样。而汉语地名,往往是取其一,音译过来。有意思的是,作为读音,贺-开,两个音节连在一起,会给我诸如明朗,开阔,安稳,祥和之类的感觉。也许,大地发生过巨大的变化,曾经的河流消失了;也许,我们尚未抵近贺开山腹地,稍有遗憾的是,我们在这里没有见到“转弯的河流”。但我愿意相信,大地深处肯定会有河流的暗道,一座山冈也可以把河流深藏其间,不让浅尝辄止的人看到。

暂未看到的河流,我们不能忽略。我们更不能忽略的河流是:澜沧江。西双版纳的古茶山,有多种说法,其中的两种说法,均为六座。据清人檀萃著《滇海虞衡志》载:“……一日攸乐、二曰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曼撒,周八百里。”它们位于澜沧江北岸。而清后更为著名的古茶山,则全部位于澜沧江南岸,分别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无论是哪六座古茶山,都与澜沧江存在着紧密联系。云南作家雷平阳继2000年出版《普洱茶记》之后,2007年出版了又一部专著《天上攸乐——普洱茶的八座山和一座城》,所载“八座山”为:南糯山、布朗山、基诺山、蛮砖山、莽枝山、革登山、倚邦山、易武山。不难发现,三种说法之中,并无贺开山。当然,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对于普洱茶来说,西双版纳不仅是一座大地的迷宫,也是一座时间的迷宫。即使是永不停歇的行走,也未必将其穷尽,不计其数的典籍,也无法全部囊括。毫无疑问,贺开山就在这座大地和时间的迷宫里,我们成为有幸拜见它的那一部分人。

在现实的隶属关系上,贺开山位于勐海县勐混镇。

面积达一万六千二百亩,拥有两百多万株古茶树的贺开山,从勐海坝子的尽头缓慢延伸,缓慢抬高,缓慢铺陈,完全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山冈。我之所以坚持叫贺开山为“山冈”,乃是缘于自己的故乡经验,在云南昭通,没有高落差、深悬崖的山是不能叫做山的。贺开山山顶与山脚的海拔差,估计很难超过一百五十米。它只是一个绿树成荫的巨大土包,没有大石头,也没有小石头,无从构成悬崖。

这样一座山冈,确实容易被大地和时间所秘藏。

但事实上,贺开山早已大名鼎鼎。

普洱茶的原料,并非都来自古茶树,很大一部分产自新种植的“台地茶”。但几乎所有的普洱茶企业,都十分推崇古茶山。“云南六大茶山”,从这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这种推崇。普洱茶企业推崇古茶山,不仅基于古茶树的茶叶本身,它无疑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料,而且,还基于普洱茶与大地和时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更让人信赖,更让人心安。

我不是农学家、茶学者,也没有专门进行过相关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因而,无法对普洱茶进行更规范的分析和更严格的论证。我只知道一些关于普洱茶的常识。有典籍告诉我,云南很可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野生茶叶的历史久远,人工种植茶叶的时间极早。云南茶叶多为大叶种茶。而最初的普洱茶,正是这种大叶种茶,用马帮驮运,运到国内的西藏以及国外更遥远的地方,往往耗时数月,途中自然发酵,变得“不一样”了的茶叶。而且,考虑到便于马帮长途驮运,人们开始制作所谓“紧压茶”,进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普洱茶饼、砖、沱等多种规制。茶马古道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基于这些常识,差不多可以说,普洱茶是一个“缓慢”时代的历史产物。如果世界天生是飞快的,从产茶的云南到茶叶消费地区西藏和其他更遥远的地方,没有经历过人背马驮运茶叶的时代,一开始就是汽车、火车,马上就是飞机,那么,普洱茶产生的几率,便要小得多了。不过,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堆在什么地方因故经年累月摆放的云南大叶种茶叶,最终被发现变成了普洱茶。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得出几乎一致的结论:普洱茶就是一份时间的秘方。天然发酵的普洱茶被发现以后,人工发酵的普洱茶也随之出现了。这表明,人们开始运用这份时间的秘方。在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上,前者叫做“生茶”,被制作成饼、砖、沱等,在之后的时光中天然发酵;后者叫做“熟茶”,人工发酵后制作成饼、砖、沱等,在之后的时光中还会二次发酵。

如果说普洱茶生茶是云南茶农和马帮的意外发现,那么,普洱茶熟茶则是他们的创造发明。意外发现也好,创造发明也好,这份时间的秘方,长期有效。今天,早已不是一个缓慢的时代,而是一个飞快的时代,云南仍然沿用这份时间的秘方,制作普洱茶。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和抱负可以看出,普洱茶的消费者,地域和人群都在扩大。普天之下,作为茶叶,普洱茶很可能是这份时间秘方的唯一持有者。

较之于“台地茶”,古茶树更能代表普洱茶的时间秘方。因而,2012年,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将获得贺开古茶山的综合开发权视为公司一个里程碑式的业绩,并邀请作家贺开行,体验古茶山这份时间秘方。

到了贺开,我们发现,树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并不是想象中的参天大树,相反,它们显得过分低矮,很少有超过五米的。并且,这些古茶树一直在自由生长,不曾被修剪过。

古茶树生长得十分缓慢。

在这片古茶树林里,还生长着其他乔木,它们大多数都是高高在上的;也生长着各种灌木、花草,完整地保持着天然林的特征。即使是在一棵古茶树上,也会生长着蕨类等寄生植物,自成一个生态系统。这就带来一个好处,古茶树与所在的外部世界是平衡、和谐的,不至于缺少营养,需要施肥,也不至于遭受病虫害,需要施药。

这也许是人们对古茶树更信赖、安心的地方。

不同的是,“台地茶”则是被修剪、施肥、施药的,生长得合乎科学的要求和人们的愿望。尽管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将“台地茶”和古茶树对立起来看,但是,至少,古茶树是属于缓慢的,“台地茶则是飞快的。在一个“科学技术”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们往往信奉、热衷、追求飞快,怀疑、冷落、抛弃缓慢。不过,在茶叶上,虽然专家介绍,年轻的台地茶的浸出成分高于古树茶,但人们却更爱喝古树茶,人们喝的不是科学和数据,而是味道和感受,以至于它们的价格可以悬殊数十倍上百倍。接着往下谈,就谈成其他问题去了,比如,科学倡导现代农业,四十天可以养出一只现代高效的鸡来,但科学家本人却更渴望吃到传统低效的鸡,这样的鸡甚至需要养一年。

在这样的时代,普洱茶这份时间秘方,也许具有启示意义。

当我们一再视缓慢为疾病,老是用飞快医治缓慢,矫枉过正之时,想一想,有无必要也用缓慢医治一下飞快?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