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入西双版纳雨林破解"象坟"之谜!!!???

(2010-10-18 09:52:33)
标签:

尚勇

西双版纳

象坟

保护区

野象

亚洲象

傣族

原生态

生态旅游

原始森林

杂谈

分类: 西双版纳乐活

据村民传说,野象死了以后,野象群会把死象的尸体或象牙掩埋起来,让人类找不到,所以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茫茫原始森林中很少发现因自然死亡的野象尸体或残骸。最近,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核心区内发现了一个野象新堆积的、当地村民称之为“象坟”的土包。
  得知此事后,尚勇自然保护区管理所、龙门保护站的巡护人员及时的赶往现场,拍摄了图片资料,并把此事上报到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引起了保护区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探明真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亚洲象保护办联合抽调了亚洲象研究方面的专家和科研人员组成科学考察队,深入尚勇自然保护区内,对“象坟”进行科考研究。
  7月7日,科考队从景洪出发,当天就进驻勐腊县尚勇镇龙门村委会。第二天一早,在尚勇自然保护区、龙门保护站巡护人员的带领下,科考队一行8人携带皮尺、锄头、铁铲等丈量和挖掘工具向“象坟”所在地进发,队员们经过5个多小时的冒雨跋涉,终于来到了“象坟”所在地。
    “象坟”分布在尚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一个叫岔河的地方,距离中老边境线很近。科考人员首先对“象坟”进行了观察和丈量,“象坟”高1.9米、直径3米、周长9.2米,表面四周被野象摆弄得比较光滑,就象人们用工具特意粉刷过的一样,附近没有发现任何被野象取土挖掘过的痕迹。通过观察丈量以后,科研人员开始对“象坟”进行挖掘考察,开始挖掘的时候“象坟”表层土质比较坚硬,当挖进去30厘米深时,土质就变得比较松软,再挖掘到50厘米深时就发现了白蚁的巢穴,并发现了大量的“白蚁”在洞穴内活动。
    通过科学考察研究分析,保护区的科考人员得出结论:保护区内村寨民间传说的“象坟”一事并不存在,所谓“象坟”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大一点的“白蚁”巢穴堆而已。野象也没有那么高的智商,能够象人类一样掩埋自己家族中死亡的同伴。
    那么,为什么野象要把“白蚁”巢穴堆摆弄得那么光滑呢?那是因为在夏季,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降雨量较大,密林中气候潮湿闷热,各种蚊虫较多。为了散热和避免蚊虫叮咬,野象群经常到河里洗澡或到硝塘内滚泥,然后到大树根下悠闲自得地擦痒,只不过这一次擦痒的地方,野象选择的不是大树,而是白蚁的巢穴“白蚁堆”,擦痒也不只是一头野象所为,而是群象所为,所以,“白蚁堆”才会被摆弄得如此光滑。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根据保护区科研所和(IFAW)亚洲象保护办在勐养自然保护区内对野生亚洲象活动的监测资料显示,2006年8月和10月,有两个不同“家族”的野象群先后在勐养自然保护区野象谷景区前门和关坪野生动物食物园基地活动时,发生了两头小野象不幸死亡的事件。当时野象群围着小象的尸体发出阵阵的哀鸣声,悲伤极了!但是当野象群确认小象已经死亡之后,便无耐地离去,野象群并没有对小象的尸体进行过掩埋处理。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中的“象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不存在的。

 

------西双版纳报(曹亚康/2007-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