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见涂鸦文化?

(2010-05-22 13:26:15)
标签:

车箱

杀人案

纽约地铁

戈茨

分类: 道听途说

也见涂鸦文化?
图片挂了许久,对于文字,感觉自己一直无法下手。

这个涂鸦在两个月前我就在绿城的新北站看到了,但是因为时间匆忙,也只是看看。这次,我又一次路过,而且非常仔细地看了看,并拍下一张照片供路过的诸位贤达点评。

对于其好歹,小可暂且不妄下评论。

其实,对于涂鸦这形式,我也很喜欢。怎么说呢,随意、却又有张力,简约而极富内涵。早些时,我都在想,自己没有事的时候也在自家的院里把那水泥墙一块块地涂了,涂上自己想要的图案,象个大师一样;自持对艺术类的东西有点偏爱,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随便画画,比葫芦画瓢还是可能的。然而,想归想,只是动了动心思,想过很早以前在墙上用粉笔之类涂过的东西,用小刀子在砖上刻的画,仿佛就是为了成全那时自己的爱好。说不上破坏力,只是年深日久,有些东西还是淡了去。

有了网络以后,通过这一新的媒介,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东西,所谓的涂鸦竟然也是一种文化。

前两天听了王笑菲的讲座,《执行力的三大障碍》谈到纽约地铁杀人案“戈茨杀人案”,揭示因为涂鸦而使好人变坏的根源。一天,身材修长、穿着得体的戈茨乘坐地铁。他是一个工程师,经常坐地铁上班,正好碰到了四个人在对乘员进行抢劫。令人吃惊的是,平常温文而雅的戈茨突然掏出枪,对抢劫犯连开四枪后向警察自首。事后,戈茨曾这样痛苦陈述当时的状态:“在那样的环境下,我的思维,甚至记忆都不正常了。你就像受了刺激。我当时的反应就像一只被堵住的老鼠,唯一想做的,就是企图反击”!是什么让戈茨变得如此残暴?新上任的纽约警察局长布拉顿认为,是纽约恶劣的地铁环境!他认为,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环境,可以让好人变坏。于是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干净了,最后街道也整洁了,整个社区也变得干净了!当这一切改变之后,令人吃惊的是,地铁的犯罪率急剧下降。当然,不用怀疑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但主人公确实一出门满眼都是涂鸦(据说美国的街头涂鸦很狂热),最后因为一路的涂鸦让戈茨心情不爽,尽而发泄了一把。案件揭示的道理就是:环境决定执行。

当然,抛开这些说教,其实有很多涂鸦也是艺术,上网瞅瞅,也有很多经典。我相信人人都能够创造经典,但不是每一次都会是经典,不经意中我们就会涂出视觉垃圾,尽而成为污染。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自己是不是要尝试一下涂鸦文化,想过如过流行过去,这些旧作是不是变成了古迹,这些东西是不是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当然,我自己也感觉很难做到,纵然是涂涂改改,但每一个受众其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何况自己这个创作者,自己的涂鸦得不得到承认还是另一说呢,更别说随意就在墙上表达了。

当然,那天在附近也看到了一些,不知道这算不算涂鸦?感觉有点像污染。

也见涂鸦文化?

也见涂鸦文化?

也见涂鸦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