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情感历史文化 |
分类: 生活故事 |

这个故事和此前那个800元钱不相干,它发生在我到云南之后。2005年到2010年间,家人治病和建房子,差不多耗尽了我的积蓄。那时候感觉每一元钱都能派上大用场,其实也就是缺钱。诺大的房子总要做一些内部简单装修,要种地就需要流转更多的土地。好不容易通过农村信用社贷了20万块钱(农信的贷款利息是真高),又返回沈阳办了一张信用卡,接着把沈阳的房子也卖了。2011年沈阳的房价正处于上升期,朋友们都劝我不要卖。我还是把它卖了,第一时间把农信社的贷款还了。我特别怕欠债,在这一点上一直属于保守派。接下来我借了两笔钱:同济大学陈教授的5万,用来临时堵住信用卡的透支。大学同学丽丽的5万,这笔钱添加进来付土地流转补偿款。
陈教授的钱短期借用,信用卡的资金补足了就立刻还了。差5千元,陈教授说这笔钱就当作她和家人来云南旅游住在我这里的费用。我知道她就是想支援我,我接受了。后来我一直找机会回报,她不接受。我也没有经常提起,这会让我们双方都尴尬。我和珞妮妈妈商量找个时间去一趟上海,带珞妮去玩的理由最好。我不会还那5000块钱,会以彼此都感觉舒服的内容表达我们的感激。
我给丽丽打电话,说我现在钱紧,你有没有办法帮我?丽丽说我有5万存款可以给你,行不行?我说行,但我估计不能很快就还给你。丽丽说不还也行,反正我也用不到它。第二天钱就到账了(丽丽是定期存款),这笔钱我用了将近三年才还给她。我不能只还给她本金,但我又不敢给她太高的利息。我知道这不是利息的事,这份信任和情感不是多给几个利息就可以偿付的。给她打钱之前的那几天,我想了很多方式,都觉得痕迹太重,弄不好就亵渎了我们之间这几十年的感情。于是我决定只给她5万,我想总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只要我们都还还活着。
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只有在云南才能买到好滇红?我说应该是的。她说父亲随大军进军大西南的时候喝过滇红,现在喝她和家人买的滇红,认定是假的或者差的。
我在大学毕业那年见过丽丽的父亲,是个老红军。高大挺拔,脸黑黑的,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说你别着急啊,我马去昆明找,找到了,第一时间就寄过去。
我认为可以为丽丽做点儿事的机会来了,我买了一斤滇红,不到3万块。这是我当时可以承受的最高价格,再贵的,真买不起了。
一个月后,丽丽再次打电话来。
她说:我爸品了一口,就很夸张地大声说:这才是真正的滇红!
丽丽的爸爸是一个星期前去世的。
丽丽说谢谢你洪峰,爸爸临终前终于喝到了他想喝的滇红……你替我尽孝了……
我们两个人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