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个女孩叫珞妮

(2016-02-06 12:07:19)
标签:

杂谈

                                             这是我大学同学的一篇文字,他几次催促我读给珞
                                      妮。我说以后吧,现在她听不明白的。同学说别低估小
                                      孩的理解能力。有一天我说爸爸给你读刘叔叔写的文章。
                                      珞妮问什么是文章?我说就是有很多话不能面对面说,
                                      写出来。珞妮居然听完了。爸爸,我好困。她说。
 

想珞妮。  

珞妮不是我的女儿,第一次见,只两天,但想她,真想。

珞妮是同学洪峰的女儿,今年5岁。初识珞妮是201512月下旬的一天,同学群里说到洪峰。我和洪峰大学时不在一个班,他和我哥哥一个班。但毕业后我俩都同时分配到一所学校教书,一起工作了3年,所以格外多了层亲近。与洪峰分手是在20多年前的一天,在长春,和在吉林日报工作的同学张景波一起吃饭后。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信,同学张荔是古道热肠的人,她在群里说,洪峰在云南的山里,家里有藏獒,还有一个特可爱的女孩叫珞妮,并发了几张照片。吸引我眼球的不是洪峰,而是他的女儿。首先是我十分喜欢孩子,其次是惊讶年过半百的洪峰哪来的这么小的孩子。冷眼看,珞妮长得特像洪峰,脸型、鼻子、神态都像。尤其是那双眼睛,明亮、清澈,多了一些说不清的感觉,和一般的同龄孩子绝对不一样。一张是珞妮骑着一辆小车,在乡间小路上。一张是珞妮坐在地上看书,身后是朱漆大门。瞬间,喜欢上了珞妮。随后,百度洪峰,知道了更多的信息。洪峰住在云南会泽县的山里,珞妮和她的妈妈陪着爸爸,还有几条藏獒。此情此景,一下子触动了我内心的柔软处。静静地坐在青岛去昆明的飞机上,默默地独自开车跑了260公里的山路,悄悄地出现在珞妮家的门前,紧紧地和洪峰拥抱在一起。珞妮歪头向上看着,她的妈妈用手机记录了那一刻。久别从逢的一刻,悲喜交加的一刻,激情澎湃的一刻。随后,我轻轻地把珞妮抱在怀里,身边是她的爸爸。珞妮的妈妈拍下了那美好、温馨的瞬间。

来到客厅,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拉珞妮的手。她拒绝了,向爸爸怀里躲闪着。洪峰说,珞妮对你眼生,一会就熟悉了,会缠着你不放。洪峰真了解自己的女儿,不一会,珞妮就走近了我,看我的帽子,把她紫红色的小帽子拿给我看。我抓住这机会用手机偷偷拍她,珞妮发现了,看着我笑。紧接着我俩玩起了自拍,拍一张,珞妮看一张,看一张,我俩哈哈大笑一会儿。就这样,珞妮和我成了朋友。

随后,珞妮拉着我的手,推开了她家一个又一个的门。这张床躺会,那张桌上坐会,摆着各种姿势接受我的拍照。最后来到我的房间,钻进了衣柜里,一会开门一会关门和我嬉戏。我俩尽情地笑着,笑声很大,也许会飞过窗外,传进山谷,因为那里的山静悄悄。

珞妮只有5岁,但很懂事,自理能力很强。吃饭时自己端着碗,自己夹菜,不用身边的爸爸妈妈管。吃饱了,就自己出去玩。洪峰的家是一座高大的建筑,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在院子的核心位置是珞妮的滑梯、秋千和蹦床,四周靠墙的地方是几只笼子里的藏獒。房子对面是绵绵的群山。这房子、院子、藏獒、滑梯秋千蹦床和群山,就是珞妮的全部世界。珞妮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童年。

洪峰怕我在山里寂寞,一家人陪我去看娜姑古镇。珞妮穿着一身黑色的连衣裙,头戴紫红色的彝族小帽,款款地走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街石板路上。门前坐着的和身边走过的,都是身着蓝色彝族服装、满脸沧桑的老人。不同时空的的人同时在这里擦肩而过,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牵着珞妮的手来到了一座古寺门前的桥上,珞妮趴在石头扶手上盯着水里的蝌蚪,拉也拉不走。我知道珞妮是在琢磨水里的蝌蚪怎样变成了鱼。

明天就要回昆明,在客厅一边玩的珞妮听到了大人的话,停下来,看着我。我注意到了那一刻珞妮的眼神。

午饭后回房间,刚躺下不一会,珞妮悄悄走了进来,靠在墙上静静地看着我。我急忙坐起来,向她摆手,让她过来。珞妮摇摇头,一动不动。一会儿,她走到窗前,趴在窗台的栏杆上,默默地看着窗外。我轻轻走过去,蹲下,看着珞妮的眼睛。突然间,心酸,流泪了。不能让孩子看到泪水,我急忙掉过头,站起来,走进卫生间。珞妮跟了进来。拉着珞妮的手,坐在床头,静静地看着她,看着一个5岁孩子的眼睛。

一会儿,珞妮说话了:“叔叔,咱俩出去玩吧。”我问玩什么,珞妮说滑梯和秋千。我说怕院子里的藏獒,等你爸爸睡醒后再一起玩。珞妮生气了,不搭理我,也不让我手机拍她,还把我的袜子扒下来,扔到了垃圾筐里,转身走了。见她自己默默地荡着秋千,我壮起胆子,在藏獒的怒吼声里,推着珞妮荡秋千,玩滑梯。

天黑了,怎么也睡不着,看手机、看天上的星星。楼上的洪峰也没睡着,我俩微信互动。我说明早自己悄悄走,不用送,不想告别,不想和珞妮告别。洪峰说不知道珞妮能不能醒,如果醒了,他就得陪珞妮送我。这一夜,只睡了两个小时。

云南的天亮的晚,7点多才亮天。我把行李拿到客厅时,洪峰拉着珞妮下楼了。找了会泽县城一家老面馆,默默地吃面,据说长长的面条能把人留住。

拉开车门,就要告别,珞妮的手被爸爸妈妈牵着。想和珞妮握手,她往后躲。想和她拥抱,更不可能。最后,我硬是走近她,拉了下珞妮的手。

发动车,摇下车窗,看着珞妮,看着珞妮的爸爸妈妈,慢慢招手,轻轻说再见······

当天,洪峰的微博上出现了一段文字《相见又分离》。“我们分手之前,延杰上车前,珞妮挥手了,用只有她自己能听清楚的声音说,再见。我瞬间有些难受,珞妮又要情绪低落了。她喜欢的叔叔说走就走了。大人的世界对她来说一直很难适应,我正在让她习惯这种分离。”

写到这,我在想,假如珞妮能读懂这篇文字,假如珞妮知道有一个远在天边的叔叔想她,假如珞妮是我的女儿,多好······

 

2016/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