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返家园》、《年轮》后记

(2013-03-01 14:28:52)
标签:

年轮

让你

不容易

那时候

结构

分类: 胡思乱想

《重返家园》、《年轮》后记

《重返家园》后记  

    作为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尝试于《瀚海》,完成于《重返家园》
中间是《极地之侧》。生活对每个人都不太相同,写作也是一样。一定是
个性的原因,我不喜欢同样事情做得太久。我的标准是一旦这件事情我已
经做得比较完美,就不愿意继续了。从叙述结构上讲,
《重返家园》相对
比较完美了,为我后来写长篇小说《和平年代》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在
当时,我的主编王成刚先生曾经说,你这样继续写下去吧,已经形成了自
己的风格。大作家都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我赞同他的说法,读大学的时候
书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我不愿意继续这么干下去,不是骄狂,是忍受不了
这种过分熟悉的感觉。于是
《重返家园》之后我就开始尝试另外一种更刺
激的叙述。

    必须说,今天重读《重返家园》,我依旧感到很新鲜很刺激。很简单
的原因:我已经不记得这部小说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了。几乎每个人物每
个细节对我都是陌生的,我一边阅读一边被牵扯进去,几乎不确信自己还
能写出这么出色的小说来。

    那时候这样的小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以读得懂的,它打破了传统的
阅读习惯,挑战的是认识世界的方式。我很庆幸自己完成得很好,虽然它
的文坛命运和以往一样静悄悄的,但我自己心里清楚:这并不是每个号称
作家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重返家园》、《年轮》后记

 

《年轮》后记

    我一直说生活对每个人都不太相同,写作也是一样。这不是一个困难
的命题,但要理解它并不容易。
《重返家园》之后我就开始尝试另外一种
更刺激的叙述,那就是追求一种更为朴素却包含抒情的叙述。这个阶段也
是写了三部中篇小说:《活动房屋》、
《年轮》、《离乡》。这三部中篇
的完成,为后来的长篇小说《东八时区》奠定了叙述基础,使得一部长篇
小说可以做到从头至尾都能贯穿一种饱满的、不间断的情绪。这很难,但
我还是做到了。

    《年轮》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部童年自传,今天重读依旧能够随着故
事的推进回想起很多往事。人物的虚构没有影响故事的真实性,那个年代
里经常会发生今天的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上个世纪
90年代对写作的
制比今天还多,一些内容被删除了。遗憾的是我的原稿在多次搬迁过程中
丢失了,否则会有一些更让你感觉毛骨悚然的故事——不是编造的故事,
是那个年代会发生的故事。
    《年轮》所描述的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怀也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我想
我长大成人之后的大部分行为都与此相关。文学艺术中习惯称这个为童年
情结,我对此无异议。正如同俄国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说的:对生活,
对周围的一切富于诗意的理解,都是童年时代给与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
谁不忘记自己的童年,他就是一位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