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义务寻找足球的真理
(2012-06-22 20:18:49)
标签:
菲戈葡萄牙c罗鲁伊·科斯塔欧洲杯育儿 |
黄金一代的葡萄牙队原本有机会创造自己的历史,3比2战胜群星云集的英格兰,成了菲戈们最后的华丽演出。但命运弄人,菲戈和鲁伊·科斯塔的个人辉煌只是一代艺术大师留给欧洲的背影。年轻的C罗接过了菲戈的战靴,却始终没能成为球队真正的灵魂。
C罗缺少一个领袖所具备的品格和气质,他就像个喜欢彰显个性的青春期少年,随性和活力、奋斗和鲁莽很难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区分。虽历经英超和西甲两大豪门,但C罗的成长速度还是让喜欢他的人感到焦虑。
本届欧洲杯其实已经是他证明自己的最后机会,他这种身体类型的球员和菲戈、鲁伊·科斯塔是完全不同的,30岁时的C罗不要指望可以像齐达内和菲戈那样继续在绿茵场上表演马赛回旋和优雅突破。更主要的是,在西甲赛场上他无法摆脱梅西的阴影,欧洲杯就成了他独自表演的唯一舞台。
我们还知道有个纳尼,他的天分同样很高,但他成为巨星的可能性显得很不明确。他和C罗有共同问题,那就是关键时刻缺少王者之气。所谓王者,对一支球队来说就是最困难的时候有勇气和智慧带领队友拼死一搏。C罗在小组赛关键一战适时爆发,与其说拯救了球队,莫不如说他成功地战胜了自己。即便我们不能确认葡萄牙一定会战胜捷克,但小组赛战胜荷兰的记忆有理由使C罗体会什么是长大成人。
淘汰赛是球队整体实力逐渐接近的比赛,偶发性因素会因实力的接近决定球队的生死。我们都看到,乌克兰至少是可以逼平英格兰的,但进了球门的皮球硬是被吹出来,这就是不可解释的偶发因素了;希腊眼见就要打道回府了,但偏偏就制造了一次改变结局的绝杀;意大利步履蹒跚难看之极,却得救于西班牙一个疑似越位的进球。各种偶发的和人为的因素都将在淘汰赛阶段和一支球队的整体实力成为一体,绝不是技战术水平就可以概括的。
仅就第一场淘汰赛而论,葡萄牙无疑强于捷克。寻遍捷克的首发名单,你找不出与C罗水准接近的球员,甚至达到纳尼和佩佩这个级别的球员也没有。罗西基曾经是那样灵动,但随着内德维德的离去,罗西基也失去了活力。我的疑问是,谁又能忽视人本身在特殊时刻爆发出的超常能量呢?谁又能保证强者在弱者的拼死反击中心态不会发生逆转呢?意大利就是很好的证明:看过小组赛最后一轮,你相信那还是你为之掩面的球队吗?进攻排山倒海防守密不透风全队攻防转换如行云流水,你甚至怀疑那是换了队服的西班牙。
这就是欧洲足坛别具一格之所在:谁也不敢轻言取胜,谁也不会轻易服输。毕竟是在有限空间里进行的有时限搏击,最终的胜利者只属于会使用这个空间和时限的队伍,否则足球场上就不该存在胜者王侯败者寇的窃喜和怨恨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葡萄牙和捷克,虽然天平在比赛没开始的时候显得不很平衡,但比赛的进程会因为某种微小的细节而改变两端的重量。欧洲杯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充满戏剧性,它和欧洲文明的特质相得益彰。我们都还记得丹麦童话和希腊神话,欧洲杯就是重演这些经典的最好舞台。数据和分析让我看好葡萄牙,想像和联想让我寄希望于捷克。作为一个球迷,没有义务寻找足球的真理,我只期盼一切都是意料之外的故事。
于是,我愿意看到捷克人以强悍之躯抵抗住葡萄牙人的轮番攻击,90分钟内偷袭得手;如果不能如愿,就坚持到最后。点球大战中让葡萄牙再一次重现菲戈转身离开的那个美丽而凄楚的瞬间。
够黑!够傻!够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