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候加两个态度

(2007-12-28 17:18:59)
分类: 我的假期
 053吧.gif

    多久没有管理过自己的博客,记不得了。近日有点劳累,就想起该看看自己的博客。看过之后感觉我的小网友的确很精心,每篇文字都按照我喜欢的样式排版和插图。感谢。
    接下来看小纸条,感谢你们的问候。洪峰在此给各位拜新年好!
   
看网友的评论,发现里边还有点争论。基本集中在最近的几篇短文上。原本不想说什么,但感觉前来辩护的网友一定希望博主本人有个态度。
    反正也是休闲,就来点儿态度,算作和大家一起态度。
    两个态度:
    第一个是关于写什么和读什么。
    按理说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经解决了,今天还说这个难免有点烦恼,只能拣通俗的说吧。
    比如说写了性(没写精确的性动作,原因是个体差异决定形式,于是回避以点带面)或者写了性意识。这不该是什么毛病,重要的是要看写作的人怎么描述。这个描述说到底是写作者的选择:有道德层面的,宗教层面的,人性层面的等等。这些选择如果包含了描述以外的内涵,就不能单独去看性和性关系。大家细读和略读都不影响写作的选择,最要紧的因素是阅读者自身的选择是不是合上了写作的选择。在写作和阅读中最大的矛盾不是对文字表面意义的理解,而是对文字组成形象之后的重新理解。而后者的差异就差生了大家常说的那句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略加解说就是个体的教养和修养导致了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不同,价值观和道德观又直接消解了一个人可能存在的哲学观和宗教感。比如您从《外星人》《生和死,是不是一个问题》《姐弟恋个案》《负疚处女膜》看到的是“裤腰带以下”,这就是读与写很难相互照顾和退让的矛盾。我不想说这种读者内心有问题,我只能说他们只看见了裤腰带以下。拣严厉一点的说法,那就是他们联想到了很多,甚至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干过的和喜欢干的事情。由此产生的反感不是因为写作者写了,而是因为写作者写了他们自己感觉羞耻的事情。于是道德感直接作用于理性,他们的这种批评本身也包含对自己的否定。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一边道德一边批评一边自己不停在干那些事,也就是可干不可说。这个不可说是一种道德观的要求,并不是来自自身的要求。

    我们大家有共同的经验:某个具体区域有了强奸犯啊偷窥癖啊暴露狂啊之类的事件,犯事儿在现实生活里基本上都是超级老实人,所以事发之后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此前大家会把嫌疑的目光瞪住喜欢讲黄段子或者喜欢搞破鞋的那个。
    当然啦,这已经和我们的写作和阅读有点偏移,但基本路数差不多。双重道德(加上一个“标准”)一直是人类文明制造出来的怪物,它把丑陋划归给没有话语权的普通人,把判决权拿在自己手里。当时代演变到伪民主伪自由伪个性的时候,传统就变成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最大害处就是每个人都以为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但这些愿望并没有经过自己生命体验的筛选。难听了说就是张开嘴巴就说,说了就说了,自己也不知道内涵有什么,反正我有说话的权利,说了就证明了存在,爱咋咋地!
    第二个是关于自我判断和判断他人:
    这其实也算作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写作和阅读之间最需要的是对等,这个对等主要体现在写作方式和阅读判断上。
    写作方式的多样化并没有解决对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全知性写作依然是中国文学表现方式的主流。这种写作的最大弊端是降低了阅读的难度,甚至把修养很好的阅读者也变成了傻瓜。从人的天性弱点来讲,懒惰是产生欲望的精神基础,欲望是产生罪恶的身体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懒惰的写作和懒惰的阅读会进一步制造懒惰的人欲望的人和罪恶的人。
    现代主义写作努力改变这种现实,把写作和阅读尽可能放置在相同高度的平台上。但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经常使阅读者产生过分自我良好的感受,人们习惯了那些被灌输式的阅读,不被灌输反倒浑身不舒服,甚至会觉得这种写作没有威严。最要命的是阅读者本身知识结构残缺和人性体验匮乏,只了解他知道的,不想了解他不知道的。这种情况就使无知和偏见分不出哪个更害人了。
    无知者无畏按理说永远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为什么会在很多人中间获得称颂呢?说到底是为了取得和有知者相同的文化认可,我所知道的得益于无知者无畏宣言的人其实内心虚弱得很,只能靠骂人来壮胆了。很像一个走夜路的孩子:大声唱歌。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的说法属于不能争论的范畴,原因是真理和偏见往往互为你我。所以在我的词典中一般只对无知和有知给出定义,就是说即便是我讨厌的有知也是值得我尊重的。我最害怕的是把无知当作有知,文雅了说就是集体潜意识,就是把从众当个性,就是把鹦鹉学舌误会为自我表达。
    要补充的是:我不喜欢那些按照他们的(其实不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要求我如何写作的人,更反感这样的人把我当成什么人物。在这一点上我不是一个通情达理容易相处的人,我喜欢生活简单明了,也就是说我更习惯那些心口如一的人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的眼神不好,希望能晚一点瞎掉,因此比其他人更需要养眼。
    表态完毕。
    祝各位新年好。

                      2007-12-28沈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外星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