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定是春天

(2007-03-20 10:43:43)
分类: 生活故事

那一定是春天 春天的土地开始出现青草的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趴在地上寻找一种叫“罗锅”的小虫子。那种小东西大约一厘米长,有很尖利的小牙齿,背上长着一个小肉包包,它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个小肉包包叫起来的。要找到罗锅不是很难,它们一般都隐藏在一个垂直的小洞里边。那种洞大约一两毫米粗细,大部分洞穴都在很平坦很坚硬的地面上,周围一般都不生草。找到那种小洞口的人都会咋咋呼呼一阵子,等同伴们都知道他找到了罗锅之后,再把一根青草塞进去,青草必须是那种很嫩很嫩带鹅黄色软根儿的碱草。想起来吊罗锅的过程就像进行一个完整的仪式:先把草修整好,必须把很硬的部分剥去,只留下青嫩的部分;再把草小心地顺进小洞,然后趴下手掌有节奏拍地面同时跟着拍地的节奏开始念:“罗锅罗锅吃青草,罗锅罗锅跑不了。”当青草芽晃动的时候,向上一拉,罗锅就被吊出来。
    罗锅一直咬着草根儿,出了洞口还咬着。在春风里它看上去和我们一样冷,扭呀扭的掉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我们一个一个把罗锅吊出来,把它们装进一个小瓶子,拿回家里喂鸡。
    真实的情况是在野地爬上一天也吊不出很多,但我们对吊罗锅的热情从来没有下降过。每年春天一来,首先想到的是吊罗锅。如今想来那的确是一种春天才有的特定的游戏,也是一种伙伴之间的一种比赛。
    当春风起来的时候,漫天的黄沙很快就一片一片掩埋了草芽,罗锅洞也被沙子掩埋了。鸟群每天飞过去,停留在远离县城的树林里。要捕捉他们比以往要难上许多:主要是因为缺少水。我们一般是把夹子和扣网(一种在大夹子基础上改装的东西:四周用细铁丝编成网,用它来活捉吃虫子的鸟)埋在水边,销子上套着活虫子。饮水的鸟看见虫子就要吃,一下就扣在铁网里或者给夹子夹住。捕到的鸟我们就用柴火烧熟了,蘸一点盐;最好吃的部分是胸脯和两只腿根儿,那里的肉比较厚,能深刻感受到吃鸟肉是怎么回事。
    冬天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有专门用大线网捉鸟的人。他们身上穿着白色伪装,选好鸟群的聚集地,把大网支起来,然后很耐心地把鸟群一点一点朝网里赶。一直等待鸟群进入大网的包围圈,突然哇哇大叫着跑向鸟群。突然受惊的鸟们纷纷起飞,劈哩啪啦就给大网套住。捕鸟人一边喊叫一边从两边朝中心收拢,他们一次就能捕到上千只鸟。捕鸟人把这些鸟拿到集市上去卖掉,城里人把鸟买回来油炸啊火烧啊,反正是很有营养的食品。
    那些年头鸟真是多,每到冬天就铺天盖地在雪地里寻找食物,也就是在冬天人们才可以大批捕到它们。冬天还是捕捉野鸡和野兔的好季节,把套子下在兔子和野鸡经常往来的路上,虽然成果不会太显著,但对于业余猎手来说是可以满足的。我的一个表姐是县里民兵大比武的神枪手,她去林区上班的路上一枪打死了一只狍子,姐姐把狍子皮拿回来给姥姥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春夏的季节人们就不狩猎了,也就是孩子们用夹子和弹弓去对付,根本打不到几只。我自己的记忆是每年春天夏天都拿着弹弓打鸟,经常因为打鸟迟到或者旷课。就是这样倾心尽力,也没有打到过几只,算起来总共就打着过两三只吧。最惨的一回是把书包挂在一棵树上就去打鸟,追来追去就远离了书包。那天是我生平第二次打到了一只叫“柳树叶子”的小鸟,回家的时候才想起书包还在树上挂着呢。我找啊找啊没有找到,但我必须要回家了,虽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妈妈交差。
    回到家里就看见我的班主任老师坐在椅子上和爸爸说话,接着我看见了放在八仙桌上的书包。我那会儿感觉自己就要死了,整个人连站都快站不住了。
    老师说了什么爸爸说了什么我都没有记住,我只是猜想老师走后爸爸这次会拿什么东西打我:皮带?棍子?鞋底子?反正什么都够受的。
    说起来很奇怪,我记住了童年的很多事情,但就这一次我回想不出爸爸是不是打了我、拿什么打的、打到什么程度。
    东北的春天也因为地域的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我的故乡每到春天就开始刮风,如果此前的冬天没有足够大足够厚的雪,春天的风很快就把土地里的水分吹干,种田时就会很麻烦。春旱在我的故乡是非常残酷的,一年的收成都可能因为春旱受到巨大影响。说到底人类还必须依靠大自然的恩惠程度去体会生命的尊贵,一旦天灾降临,我们只能祈祷。
    儿时吊罗锅的游戏慢慢地让我知道罗锅多的年头年成就好,一旦很难找到罗锅的洞穴,这个年头多半要大旱。大旱之年在春天的最初显现是青草芽不是遍地可寻,土地格外坚硬,手掌拍打地面的时候也更加疼痛。
    虽然从来没有在真正的乡村生活过,但只要冬天很少下雪,我还会担忧起第二年乡下的年成。我注意到去年冬天不仅雪下得少而且温度高得离谱,我开始担心今年会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生活在城里的人大概很难感受乡下人面对灾害时的那种无奈和恐惧,他们的全部生活资源毕竟要指望土地的产出。农民的上帝一直来自天空,我祈祷明年的上帝给我的父老乡亲多一点雨水少一点风沙......
    前些日子东北下了55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雪,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