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生活故事 |
![]()
活了几十年头一遭去广州。都说广州出租车最方便,哪知道下了飞机排队两小时还没坐上出租车。此后的六天中,不停地排队等出租,我不敢问为什么,心想广州就是了不起,坐出租也排队。
那是在1994年夏天或者秋天。
去广州是参加图书节,同行们一块参加“布老虎丛书”的写作,铁凝的书很快先写完了。我是丛书发起人之一,所以也先写完了。我们去图书节签名卖书为丛书扩大影响。
也是头一回坐在长条桌子后面签名卖书,心里只盼着买的人多多益善。说来惭愧,一共没卖出去三百本。广东人去书市总是男女成双,手拉着手,到桌子前边看看,总是男的一拉,女的就跟着去了。我心里想,要光是那女的一个人,她或许就能买一本《苦界》,那男的不愿意让女朋友买男作家的书。
接下来发现单个儿女的也不买我的书,她们一般先看看书上的作者照片,然后看我。我假装是有身份的人,低头在纸上乱划。有胆子大好奇心重的就问:“这书是你写的吗?”
我就说那照片上的人是我。
“不像不像。”说着,就放下书离开。
我于是知道照片上的洪峰和真人有距离,真人生得太丑了,单个儿女的想:这么丑的人,书肯定也丑。
这种情况弄得我挺沮丧,高勇(出版社编辑)说:“你去遛遛,我替你买一会儿。”
我就遛遛,回来时高勇说:“你出去这么一会儿就卖了十几本。”我真的沮丧极了。高勇比我俊多了,我觉得他们简直是买高勇而不是买洪峰的书。
我把这个意思跟高勇讲了,高勇谦虚说:“差不多差不多,还是书好。”
我说:“书还没看哪里讲好坏?”
高勇还说:“差不多差不多。”
周围的人也安慰:“洪峰别上火,人的魅力不一样。”
高勇还说:“差不多差不多。”
另外一个编辑一定看见我的脸色不对,推了高勇一把,说:“高勇,快去要点包装纸包书。”
高勇一走,我觉得四周有了阳光,心情顺了一些。我下了决心,如果这小子还要装蒜说“差不多差不多”,我宁可不做朋友也打他一顿。
在书市还有另外一种女的买我的书,但不是她自己拿钱,钱是从一种穿名牌西服大岁数大肚子男人兜里掏的。女的一般很年轻也很漂亮,她翻看《苦界》和铁凝的《无雨之城》。
男的说:“书也买啊?”
女的一摔手,说 :“买!两本都买!”
男的说:“好好好!买买买!”急火火掏了钱,也不要你签名,拉了女的就走。
高勇说 :“大款最怕他的小情人买书。”
几天的书市还是有让我高兴的事。统计下来。买《苦界》的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读过我以前的烂作,他们买我书时都跟我说几句话,其中主要是对我的称赞和敬意。他们说起我的这个那个作品还说一些别的。这时候我就感动得只会啊啊是吗或者傻笑。我牙齿黑黄,平时注意不笑,笑的时候也不张嘴巴只咧腮帮子。那天顾不了美容,笑得向日葵似的。
还有站在书桌前跟我说话的人,大部分认识。他们并不买,只是想让我白送。我挺生气,大部分都不送。也有例外,见着了我大学时的一个同学和一个忧郁的好像灾难日夜相伴的编辑,前者想买书但我不同意,自己掏钱替他买了;后者是因为是在看不下那双痛苦万分的眼睛。我盼着他拿到书马上走,我给了他书,他还是郁郁地站了好一会儿,才走,再没有来。
说完了,说故事不是老汉长项,勉为其难啦。 注:本文原名《签名卖书的喜剧》,博弟北街王三建议改成《老汉出台记》,老汉深感有创意,有看点。但虑及自家老面,折中成现在的题目。
各位老大见笑见谅。
前一篇:生命之度:轻重贵贱和长短粗细软硬
后一篇:心灵的故乡和你的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