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东马的二流度假岛

标签:
东马旅游沙巴旅游婆罗洲岛历史丹绒亚路旅游 |
分类: 活力东南亚:10国 |
马来西亚领土由马来半岛(西马)和北婆罗洲岛(东马)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距数千公里。马来西亚虽然拥有大量的海岸线和海岛,但顶级的度假村(resort)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兰卡威岛(Langkawai),邦咯岛(Pangkor),刁曼岛(Tioman)等。东马虽然离岛很多,也许因为交通不便,却难觅顶级度假村。
头一次到东马,只在东马最好的度假村,沙巴的首府哥打基纳巴卢的丹绒亚路香格里拉住了两天,算是到过东马。
婆罗洲岛(马来语Borneo),印尼称之为加里曼丹岛(印尼语Kalimantan),是亚洲第一大岛,世界第三大岛,面积7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及新几内亚。现在整个岛屿分别由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三国瓜分。马来西亚在婆罗洲岛(俗称东马)分成沙拉越和沙巴两个省。
婆罗洲岛,历史上在7世纪到14世纪,是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土著王国,当时称为渤泥(Poni),控制着婆罗岛北部,西部和南部沿岸地区。随着13世纪满者伯夷王国的强盛,渤泥成了满者伯夷王国的附属国。1389年起,满者伯夷王国开始衰弱,渤泥王国开始坐大,朝贡明朝,版图一度扩张到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地区,成了文莱帝国(Bruneian
Empire)。
也就是说,整个婆罗洲岛,原本都是文莱帝国的版图。
17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到来,整个马来半岛,印尼和婆罗洲岛被荷兰和英国瓜分,文莱帝国逐渐丧失领土,最后只剩下现在文莱的国土疆域。拿破仑战争爆发后,法国攻击英国的同盟国荷兰,英国人唯恐荷属马六甲被法国舰队占领,于1824年和荷兰签署“英荷条约”。根据此条约,英国取代荷兰控制马来半岛,作为条件,英国不再对婆罗洲岛南部争夺领土。正是这个条约,确定了二战后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国境划分(包括婆罗洲岛),英属殖民地成立马来亚联邦,荷属殖民地成立印度尼西亚。
1963年北婆罗洲被英国予以自治地位,
沙巴和砂拉越,马来亚及新加坡4个国家共同组成马来亚联邦。但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亚联邦独立。沙巴和砂拉越作为四个前英属自治邦之一,拥有比西马十一州更多的自治权。沙巴首府哥打基纳巴卢(Kota
Kinabalu),在国内,通常叫做亚庇。
也许是因为沙巴拥有较高的自治权,从吉隆坡乘坐国内航班至沙巴,外国人都竟然需要加盖签章!
哥打基纳巴卢名字来源于亚庇东部的一座山脉的名称“京那巴鲁山”(Kinabalu)。虽然是马来西亚第六大城市,但显然比马来半岛的城市更为落后,更为原始。整个城市说其是一个观光城市,不如说是一个中转地,城里几乎没有吸引人的观光景胜。
沙巴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18世纪初英国人(渣打公司)在加雅岛上首先建立据点,后来在对岸现亚庇所在地建设港口,以渣打公司副总裁名字命名为哲斯顿(Jesselton)后逐渐发展起来。这个哲斯顿码头,如今成了游客们从沙巴前往各离岛的中转地。
码头上停泊着许多喷气式客船,2017年一个江苏旅行团就是在这里出发的环滩岛一日游中,轮渡在环滩岛附近沉没,3名遇难。
亚庇市立清真寺(马来语:Masjid Bandaraya Kota
Kinabalu)位于市中心东北的一个人工湖上,又叫水上清真寺,2000年2月启用。也许是沙巴能够收费的景点太少,这样一个清真寺,竟然要收取门票。
加雅街是亚庇市中心的一条餐饮街,紧邻着加雅街就是中央市场和鱼市。中午时分抵达鱼市,市场早已结束,旁边的商户无精打采地守护着他们的海鲜干货和坚果摊位。
亚庇的工作机会显然太少了,市场上许多看似年轻力壮的中年人做起裁缝。
这里的海鲜干货市场,产品非常丰富。
马来人对于外来的拍照,虽然不像印度人那样会主动邀请给他们拍照,但马来人见到镜头对着他们,也大多会非常配合。也许纯粹只是一种友好的态度。
沙巴有两个香格里拉酒店,一个位于市中心,另一个位于机场附近的海边丹绒亚路。这个丹绒亚路香格里拉,无疑是整个婆罗洲岛最豪华的酒店。
香格里拉酒店,无论在何处,都只是一个标准的五星酒店。说沙巴丹绒亚路香格里拉豪华,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整个婆罗洲岛,见不到安曼,四季,悦榕庄之类的超五星度假村。
网上甚至有说丹绒亚路是世界上三个最佳观赏日落的海滩之一,但实际上这里既没有沙滩,椰子树也不够多,海上也只有两个小岛,最佳日落海滩,根本无从谈起。
丹绒亚路香格里拉规模很大,足有数百个房间,除了中国游客,韩国和日本也是主要客源。近2000元一夜的房价(海景房)不能算便宜,但是这已经是沙巴最好的酒店,并不适合寻找安静的蜜月型度假。说沙巴是一个二流度假岛,并不为过。
前一篇:马六甲,世界遗产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