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东南亚第二大商业中心

标签:
马来西亚自由行吉隆坡双子座拍摄马来西亚为何是伊斯兰旅游 |
分类: 活力东南亚:10国 |
东南亚十国的大都市中,论外交和商业地位,吉隆坡无疑是紧跟着新加坡之后的第二大中心,东南亚的大多国际性会议也放在这两个城市举办。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也是除亚洲四小龙外,人均GDP最高的国家(约1.1万美元)。
1.
马来西亚电子签
十五年前,还是数码相机500万像素的卡片机年代,走马观花去过一次吉隆坡。故地重游,除了吉隆坡,把东南亚十国中最后几个未到的经典胜地一网打尽。至此,东南亚圆满了。
吉隆坡的地名Kuala
Lumpur,是马来语Kuala(河口)和Lumpur(烂泥)的组合,意为泥泞河口。这座年轻的城市最初是在1857年英国殖民统治下建立于鹅唛河(Gombak
River,也叫刚巴克河)与巴生河(Sungai
Klang)的交汇处,也就是独立广场东侧。作为游客,可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旧市场广场(也叫Medan Pasar
square)的小广场就是吉隆坡最早的商业中心,而广场上不起眼的钟塔也曾经就是吉隆坡最早的地标。
如今,吉隆坡作为大马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和首都,鹅唛河与巴生河两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20万人口的巨大都市。也许是城市规划的系统性欠缺,吉隆坡在东南亚的首都中,街道走向杂乱,不成规则,像是迷宫。
昔日作为“泥泞河口”的吉隆坡,2011年在鹅唛河与巴生河交汇处进行了一项叫做“蓝溪川”(Kolam
Biru)的河水治理工程,不仅建设了水质净化设备,还配置了音乐和水汽雾化喷泉。
夜色中,配置的蓝色灯光和水汽喷雾,形成一个梦幻般的景色,成了吉隆坡的一个新景致。
现代化的摩天大厦背景中的古典清真寺,看似巨大反差的搭配,像是艺术家们的特意营造。
这个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清真寺,就是吉隆坡最早的清真寺Masjid Jamek。
说到清真寺,不由得脑子中出现一个巨大的问号。东南亚国家中,基本都是佛教国家,为何唯独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是伊斯兰教国家?更何况这几个国家和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中东相距十万八千里。
回答这个问题,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现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大多国家,基本是7-13世纪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将伊斯兰教传播到被其征服的整个中东和西亚地区。
后期已经完全伊斯兰化的奥斯曼帝国和蒙古帝国更是将伊斯兰教扩大到土耳其,巴尔干半岛以及印度(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
13世纪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灭亡,奥斯曼帝国的兴起,阿拉伯商人的陆路通道已经被奥斯曼帝国堵死,只能通过海上进行商贸活动,伊斯兰文化正是这种情况下通过海上开始向东南亚渗透。
所谓“弱国无历史”也许在马来和印尼这片区域(南洋)是个良好的例子。当时的中南半岛,无论是柬埔寨(高棉),泰国还是越南,都拥有自己强大的国家势力和宗教信仰(加上丛林密布外敌难以入侵?),伊斯兰文化很难入侵这些“强大的”国家。而南洋这片海域自古以来都是一些零碎的小国组成。13世纪后的马来半岛和印尼的岛屿势力中,一个较大的国家是信奉佛教的满者伯夷王国(马来语:Majapahit),其余还有大量小国。这些小国为了对抗满者伯夷王国,在外来伊斯兰势力的渗透下,形成一些伊斯兰小国,包括特尔纳特苏丹国(印尼语Kesultanan
Ternate,位于苏拉威西岛东部),苏木都剌国(Samudra,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以及后来马来半岛上的马六甲苏丹王朝。随着满者伯夷的衰弱,这些伊斯兰小国逐渐坐大,伊斯兰教也得以在这些地区生根开花。
建于1965年的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无论是规格等级还是规模都是全马来西亚最大的。
马来半岛,新加坡,文莱,以及婆罗洲岛(包括东马和南部的印尼)的主体民族“马来人”(Melayu,马来西亚占56%),马来西亚宪法规定,马来族必须是回教徒。因此马来人,100%都成了穆斯林。
吉隆坡的主要建筑集中在以独立广场为核心的老城区和双子塔为核心的新城区两片区域。独立广场(英語: Merdeka
Square,马来语: Dataran Merdeka)是一个小型四方形广场,原本是一个板球场,
因为广场东面是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的大钟楼。1957年8月30日,马来西亚独立,便选择在这里举行,广场也命名为独立广场(Merdeka的马来语含义是独立)。
独立广场南部设立着一座白色的独立纪念碑。
独立广场东面的大钟楼,其正式名称是苏丹阿都沙末大厦(马来语:Bangunan Sultan Abdul
Samad),是英国人于1897年建造的当时最辉煌的建筑。因为当时吉隆坡属于雪兰莪(Selangor)。大厦便以当时雪兰莪地区的苏丹(国王)阿都沙末(Abdul
Samad)命名。
大钟楼有一座40米高的钟塔,上有一个大圆顶,受印度莫卧儿王朝建筑的影响,当时英国人在吉隆坡建造的建筑大都带有莫卧儿建筑风格。
独立广场西面是皇家雪兰莪俱乐部,当时贵族们的消遣场所。
大钟楼南侧与其相连的大楼是旧邮政总局,现在是马来西亚信息、通信和文化部的所在地。
与旧邮政总局相连的是纺织博物馆,属于同一建筑风格。
独立广场南面,与国家清真寺隔着一条小街的古典建筑是马来西亚铁路公司大楼(马来语Keretapi Tanah Melayu
Berhad),与吉隆坡火车总站隔街相望。这两座建于1910年的摩尔式建筑,象征着当年英国殖民地期间,这个铁路枢纽的盛况。
吉隆坡火车总站的地位虽然已经被2001年启用的吉隆坡中央车站(KL
Sentral)取代,依旧可以从这里出发前往泰国和新加坡。
相比独立广场周边的老城区,吉隆坡新城区是现代化吉隆坡的标志,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群,集中了吉隆坡的高级写字楼,五星酒店和购物商场。
双子塔(Petronas Twin
Towers),不仅是吉隆坡的新地标,也是是马来西亚的地标。双子塔别称佩重纳斯大厦,国家石油大厦及双子星塔等,高452米,地上88层,竣工于1998年,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2003年被台北101大楼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峰塔楼。
拍摄双子塔的地点很多,地面拍摄,由于双塔太高,变形严重。空中拍摄双子塔,与双子塔隔着中央公园(KLCC
Park)的大楼群是最佳选择。
盛茂饭店(Traders
Hotel)对于普通游客,比较容易进入,选在在盛茂饭店入住也是一个很好的选项。盛茂大厦的顶楼有个Sky
Bar,和泳池连在一起,虽然不允许使用三脚架,但拥有近180度无遮挡的双子塔美景。
遗憾天气不佳,下次路过吉隆坡,一定再去造访。
行驶于新城区大楼群中的空中单轨电车(KL Monorail)。
新城区南面的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地区是吉隆坡主要的商业和娱乐场所集中地。区内集合了多家大型购物中心,包括金河广场(Sungei Wang
Plaza),武吉免登购物中心(BB Plaza)、乐天广场(Lot 10),成功时代广场(Berjaya Times
Square),刘蝶广场(Low Yat Plaza),升禧广场(Starhill
Gallery),华氏88广场(Fahrenheit 88)等。
亚罗街(Jalan Alor),类似一个大排档的吉隆坡的著名小吃街,物美价廉。
头一次知道榴莲还有这么多品种。
老城区中外挂的空调外机,永远都是一座城市的一个侧面。
吉隆坡,作为一个除新加坡外最重要的东南亚大都会,虽然城市建设和交通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其较低的物价,友善的人民和良好的治安,总是让人充满了期待。
TIPS:
马来西亚已经对中国普通护照实行电子签,只需在官网上填写表格,上传照片,预订的酒店和机票,基本上次日就能获得一次入境的电子签证。入境时注意携带酒店和机票预订单。
网址:http://www.windowmalaysia.my/
后一篇:马六甲,世界遗产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