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布鲁克,蒂罗尔的核心都市

标签:
因斯布鲁克奥地利自驾蒂罗尔旅游旅游 |
分类: 中欧和东欧:18国 |
如果说萨尔茨堡是奥地利从德国进入阿尔卑斯山的玄关,那因斯布鲁克就是阿尔卑斯山的核心腹地,也是欧洲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重要城市,奥地利蒂罗尔州的首府,两届冬奥会的举办地(1964和1976)。
此行奥地利一路向西,目的虽然不是阿尔卑斯山,而是冲着蒂罗尔地区的景色,依然决定在因斯布鲁克逗留一晚。在戈因拍完晨雾,补睡直到临近中午才出发。戈因到因斯布鲁克只有80KM,沿着165号高速公路,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谷地带穿行。虽然是在奥地利境内,路上跑的却基本是挂D牌的德国车。
因斯布鲁克(Innsbruck)城市不大,人口约12万,但已是奥地利的第5大城市。城区位于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开阔的河谷地带,北面紧贴着卡万德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的其中一条山脉),多瑙河的主要支流因河穿城而过。
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因斯布鲁克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一个古老城市。早在古罗马帝国,这里已是一个兵营驻扎地,中世纪已是奥地利王国一个较大规模的城市。特别1420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公爵腓特烈四世(Frederick
IV,在位1402-1439)将奥地利王国的都城设在了因斯布鲁克,这里得到空前发展。现在因斯布鲁克最主要的观光大街便是以腓特烈的名字命名的。
现在因斯布鲁克的一些主要古建筑都始建于这个时期,包括因斯布鲁克大教堂,哈布斯堡王宫,黄金屋顶等。大教堂和王宫都在装修中。
位于腓特烈大街顶端的三角形区域,原本是这里的中心广场,北面临广场的建筑就是著名的“黄金屋顶”(德语:Goldenes
Dachl)。这栋建筑原本是腓特烈四世建造的皇宫的其中一栋,到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在位1486-1591),他将这栋临广场的房屋的阳台和屋顶进行装修,以便自己可以坐在阳台上俯瞰广场上的喧闹场景。由于屋顶上用了镀金的铜瓦,故名。
广场的东面原本是市政厅,现在只留下了这座地标建筑之一的塔楼(Stadtturm)。
登上塔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景色。
南面与腓特烈大街相连的主街,是以哈布斯堡家族伟大的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名字命名的,因斯布鲁克的“香榭丽舍大街”。据说特蕾西亚女皇一生中曾两度来到因斯布鲁克。
特蕾西亚大街南端,是著名的凯旋门(Triumphpforte)。通常世界各地的凯旋门,是为纪念某场战役的胜利,迎接凯旋者回家的建筑。因斯布鲁克的凯旋门,却是1765年为了玛丽亚·特蕾西亚和弗朗茨一世的次子利奥波德二世,与西班牙公主玛利亚·路易萨的婚礼而兴建。相信建设当时,并不是作为“凯旋之门”,而是其形状像是凯旋门,后人所取的名字。
凯旋门的南面是庆祝王子夫妇婚姻的图案,左右是利奥波德二世和公主的头像。
而北侧是悼念弗朗茨一世在1765年意外身亡的图案,是后来添加的。
特蕾西亚大街中央竖立着的亚纳柱(Annasäule)得名于1703年圣亚纳日(7月26日),用来庆祝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赶走巴伐利亚军队。基座上有四个圣人雕像,分别是圣亚纳(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卡西安和维吉吕(天主教教区内的主保圣人),以及圣乔治与龙和矛。
因斯布鲁克古城中(黄金屋顶周边)的古建筑大多为200多年前的18世纪后期,这个时期欧洲古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各种各样的“凸窗”(英语叫Erker)。这种凸窗不仅增添建筑物的外观的美观和多样化,也为市内增添空间和采光。
在香港的街道见得最多的是街两旁的洪水广告牌,中欧国家的广告牌也许是香港的鼻祖,虽然不是很大,采用铁质框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为大街增添一种艺术和古老的氛围。因斯布鲁克古城的店名广告牌,更是夸张到了高峰。
古城的西北面,因河(Inn River)穿城而过,把阿尔卑斯山脉中的大量雨水,源源不断注入多瑙河。
地处阿尔卑斯山腹地的因斯布鲁克,由于周边有大量的滑雪场,1964和1976年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位于城南的伯吉瑟尔滑雪台(Bergisel
Ski Jump)便是冬奥会的场地之一,现在则作为一个观景台,对游客开放。
观景台上可以远眺整个因斯布鲁克河谷的景色。
观景台的下方,还有一个叫做“蒂罗尔全景观景台”(Tirol
Panorama)的地方,虽然没有高台滑雪观景台那么高,也是一个不错的观景台(免费)。
正好是周末抵达因斯布鲁克,不仅所有的商店都关门,连找家餐厅吃饭都困难。欧洲人,和工作赚钱相比,休闲和度假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因斯布鲁克没有找到带厨房的酒店公寓或民宿,只好入住普通酒店,遇上周末,外面觅食都相当不易。如果长时间在欧洲旅行,每天这样的餐食,估计景色再好,也坚持不住。
因斯布鲁克虽然是一个热门的旅行地,却没有太多好的景点和拍摄点,一天时间太充裕,前往因斯布鲁克东面约10KM的一个叫做“蒂罗尔的霍尔”(Hall
in Tirol)的小镇。据说这是一个在中世纪相当有名的商贸小镇,以岩盐采矿和造币文明。
小镇宁静的可怕,除了聚集在中央广场旁的一个酒吧里,几乎见不到当地的居民。
待续。
后一篇:格拉兹,世界遗产古城(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