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洞里萨湖的水上村庄

标签:
洞里萨水上村庄日落柬埔寨旅游旅游 |
分类: 活力东南亚:10国 |
之前只去过泰国的水上市场,只见过凤凰的吊脚楼,完全建于水上的村庄还是头一次见到,而且是终生难忘。
洞里萨湖(Tonle Sap),柬埔寨当地语意为“巨大的淡水湖”,曾经统治柬埔寨的法国人干脆称之为“大湖”。洞里萨呈长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是我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2.5倍。
说洞里萨是柬埔寨人民的母亲湖绝不为过。它不仅浇灌了柬埔寨的一半土地,是柬埔寨的水上粮仓,还是抗旱防洪的天然水利调节系统。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和东南亚第一大河流湄公河在金边交汇。湄公河河水泛滥时,洪水通过洞里萨河倒流灌入洞里萨湖,而湄公河枯水时期,洞里萨湖水又成了柬埔寨的宝贵淡水来源。
洞里萨湖的漫长湖岸边,居住着十万越南难民和柬埔寨贫民,分布在约170个水上村庄中,成为地球上一种奇特而悲惨的居住形态。
近几年,暹粒周边开设了几条洞里萨湖的游览路线。其中以暹粒南边的暹粒码头,和一个稍远一点的Kampong Phulk较为成熟。诚实的司机询问去哪里,当然选择去景色更为优美的后者。Kampong Phulk是一个小村庄,离暹粒市区大约45分钟车程。一个简易码头停放着密密麻麻的船只。
20美元相当于吴哥一天通票价钱的门票,刚开始觉得似乎很贵,但这包括一艘船只往返约2小时的航行,贵吗?
买了船票,跟随船夫登船。船夫住在附近的水上村庄,顽皮可爱的小孩跟随父亲来到船上,还帮父亲把船只推离岸边。穷人孩子早当家。
船很简陋,燃料柴油只是装在船尾的一个塑料桶中,用塑料管把油送入发动机。对穷人来说,安全并不是第一个考虑因素。
从码头到附近的一个大型水上村庄需要航行40分钟以上。船只在低矮的灌木从中穿行,不时有些载着老外的船只通过。11月初是柬埔寨干季和雨季的交汇期,洞里萨湖面属于中等偏深的季节。
开行半个多小时,开始零星见到一些用木头支撑在湖面上的简陋房子。仔细看,不仅有村民们住的房子,还有学校,政府办公用房,小商店,甚至还有寺院。水上村庄几乎样样俱全。
无法想象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住在这些看似生活极为不便的水上村庄中。这里当然没有电,只有零星的房子有昏暗的灯光,估计是几户人合资买的小型柴油发电机。他们的生活物质当然要从岸上运到村中,排泄也自然是直接排入湖中,但他们的生活用水难道就地利用被严重污染的湖水?
纵然有巨大的不便,但洞里萨湖周边,却是十万人的家园。据说这里的居民相当部分是越战期间逃离家园无家可归的越南难民,一部分柬埔寨贫民。
这就是船夫的家,天快黑了,船夫把孩子送回家。
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活是很清苦的,但小孩们依然很开心,毕竟这是陪伴他们长大的地方。
把长焦对准一个船上的小贩,这位手戴很多银器的妇女很礼貌地露出了“高棉的微笑”。
船在一个小型水上餐厅靠岸,不少手摇小船从四处围拢过来。原来大船无法进入水上村庄中被大量支撑木头阻拦后的狭窄河道,这是水上村庄的村民们用他们自己的小船为游客游览村内景色服务,挣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客人不多,她们开始聊天,吃饭,还有一个女人抽烟,这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
这个怀搂小孩的妇女,目光呆滞,显得似乎很无奈,很疲倦。能帮你什么吗?善良的柬埔寨人,还是越南难民?
嬉闹的小孩们,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才是最幸福的。
一艘船快速从旁边穿越,一对穿着雪白婚纱的新人,坐在船头,上演新版铁坦尼克。水上村庄的人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应该是来此地拍摄婚纱照的柬埔寨富人,甚至特地来此地拍摄的外国人。
天色开始变暗,急忙赶去开阔湖面上的一个观景台拍摄壮美的洞里萨日落。
柬埔寨空气清晰,晴天基本是蓝天白云,拍摄日落的绝佳气候。平时生活在充满毒气的社会,见到清澈通透空气下的壮美日落,不想走了。
这是迄今见到过的最美的日落之一。
木造观景平台上,三四伙游客欢呼雀跃,高呼柬埔寨人民万岁!各种POSE,机关枪连拍。
眼看夜幕降临,还要赶路一小时,只得依依不舍告别这美丽的日落。一定要把这美景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们,不仅让大家分享这美景,也为善良的柬埔寨贡献一点微博的GDP。
再见,洞里萨。再见,惊艳的洞里萨水上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