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平遥古城世界遗产明清建筑票号旅游 |
分类: 中国古迹名胜 |
平遥县位于山西中部,人口约50万。古时平遥称为“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如今平遥县的所在地便称为古陶镇。县城分为城墙内的古城和城墙外的新城。平遥古城和四川阆(liang)中,云南丽江,安徽歙(she)县为中国保存最好之四大古城。古城内面积约2.2平方公里。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墙开有6座城门(瓮城),四个角楼,四条大街(东南西北大街)八条小街。市楼是古城之中心,登上市楼,古城风光尽在眼底。城墙总周长6160米,高约12米。古城民居多为砖瓦木结构的四合院。平遥古城套票120元,包括古城墙、日升昌、百川通、协同庆等20个景点。
位于城东南的城隍庙街的城隍庙,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清朝嘉庆末年,由于埠际间物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这个行业多为山西人所包揽,当时全国最大的17家票号中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号是“日升昌”。日升昌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四年转为票号,成为中国第一家票号。曾以“汇通大下”而闻名。东家是李大全。雷履泰是日升昌的管家,为李氏创立了日升昌,在中国票号历史上举足轻重。因此在古城内保留着其故居。平遥票号在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1910年以后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票号很快就衰落。1914年,活跃90余年的日升昌票号倒闭。
日升昌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东西两边各有柜房2间。二进东西各建客房3间。正面为中厅,面阔三间,为汇兑业务室,其上建有楼房,用以存放物品。紧靠中厅南檐接出半坡顶平房3间,为职员住处。中间为走道,东西两边为小套间,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
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百川通正门位于南大街,东家是祁县渠家。创立于清咸丰十年,民国七年歇业,总共存在了59年。现为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以家具、藏品的实物形态展示晋商大财东的生活场景。建筑布局为一主两跨带一后院,共7个小院,占地面积1071.2平方米,房屋72间。
协同庆于咸丰六年(创立。财东为榆次聂店村王栋和米秉义,与协和信同居一院。协同庆票号初设时资本,不足日升昌银本的十分之一,但发展极为迅速。协同庆数任经理为平遥票号中最有力的领导集体。
同兴公镖局创办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其时正值名扬京师、威震全国的“华北三杰”之一的王正清洗手江湖回归故乡,在众家商界名流的坚请下,便在平遥古城内创办起同兴公镖局,专为商家护镖。现已改为镖局博物馆。
华北第一镖局介绍了清代中叶华北地区保镖行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即神枪王正卿、铁腿左二把、形意拳名家戴二闾三位镖师生平事迹以及三位镖师所在镖局的资料。
平遥城楼,位于古城中心,横跨南大街。
古城内开了许多旧楼改建的客栈。有凤凰卫视第一美女入住的照片。
清晨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