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可爱中国 |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3-9-27/yangrou6.jpg
手抓羊肉一种是大羊肉,一种为羊羔肉。手抓羊羔肉与大羊肉的制作方法一样。宁夏山区农村到了秋冬季节,几个人聚在一起,合伙宰一只羊羔,按人头分成若干份儿,一起下锅煮,煮熟后每人手持一份,蘸着调料,就着蒜片吃。回族吃手抓羊肉,一是用冷水浸泡,二是调料使得重,其肉味香,不腻不膻。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3-9-27/yangrou3.jpg
蒸羊羔肉和爆炒羊羔肉
是宁夏、甘肃等地回族喜爱的一种肉莱。蒸羊羔肉,一般要将羊羔肉剁成约一寸大小的块儿,用冷水浸泡洗净后,放人碗内,有的还用淀粉水蘸一下,然后加进调料,放人蒸笼蒸四十分钟即可。农村有些回族群众蒸羊羔肉时,在碗上面放一个发酵面张,用筷子插几个眼,待肉蒸熟后,面张也熟了,其味甚香。蒸羊羔肉,鲜嫩香脆,清新爽口。爆炒羊羔肉,是先在锅里倒适量香油,将一寸大小的肉块炒干水分后,放入调料,并加少量水炒熟。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3-9-27/yangrou7.jpg
烩羊杂碎
是西北广为流传的回族风味小吃,甘肃临夏等地的回民管它叫羊杂割。
羊杂碎一般人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然而经过爱清洁讲卫生、擅长饮食业的回民之手,却别具一格,名扬遐迩。特别是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地的回民做羊杂碎,历史悠久,富有经验和传统。羊头、羊蹄燎得又黄又亮,心肝肠肚用开水烫洗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灌面肺颇有技术:将羊肺从喉管灌满水,然后倒去,反复数次,直到羊肺呈洁白色时,将洗去面筋的面糊灌入肺中,使羊肺扩张,挂起控去水分。待全部洗好后,将羊头、肠、肝、肚、肺一起下到开水锅里,除去浮沫,煮半小时取出。再撇出汤油炸辣椒而成为红油。
烩羊杂碎时,将羊头、肚、肝、肺均切成厚薄粗细均匀的线丝,下入原汤,调入葱、姜、蒜末、红辣椒、味精、红油等作料,还要配上香莱和其他少量时鲜蔬菜,即烹调成色味俱全的烩羊杂碎。
回族的羊杂碎,汤辣肉烂,香味四溢,不膻不腻,当你吃完羊杂碎时,一股热流直通丹田,顿感舒适。不少中外客人慕名品尝,赞不绝口。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3-9-27/yangrou8.jpg
涮羊肉
以回族经营而闻名于海内外的涮羊肉,是一种高级待客佳肴,回族也叫涮锅子。吃涮羊肉能激发人们欢乐愉快的情绪,诱人食欲。客人和主人围坐在火锅旁,边品尝边叙谈,肉香情意浓。
涮羊肉,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就有记载。如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讲,有一天林洪游武夷山去拜访“止山师”,恰巧下大雪,林洪偶然打了一只野兔,带上去见师。师说:山人把野兔切成薄片,将风炉安座上,放半铫水,水大滚后,用筷夹肉片人汤涮熟,以酱、醋、花椒等调味,蘸而啖之。林洪按照这个方法吃之后,味道确实美。林洪还说,羊肉也可涮,当时取名“拨霞供”,意为涮肉待客。后来涮羊肉逐步流传到喜欢牧羊的回回人家,又由民间到专门的饭店经营。清末涮羊肉在北京就已经盛行,民初北京的“正阳楼”、“东来顺”专门经营,后来逐步传到西安的清雅斋、宁夏迎宾楼以及内蒙古等地的回族当中,现在已发展到广东等东南地区。不仅大一点的回族饭店经营,不少回族家庭也支起了火锅子。火锅子也由过去的烧木炭发展到今天的酒精火炉、电火锅等。不但涮肉,还可以涮粉丝、豆腐等蔬菜。吃涮羊肉是很讲究的:一是要选好羊肉,现在一般以宁夏、内蒙古的绵羯羊肉为最佳,且用后腿肉者多,肥瘦相间;二是讲究刀工,主要是把肉切成薄片;三是要准备佐料,如辣油、芝麻酱、韭菜花、卤虾油、葱花等十几种,同时还要准备酸白菜、糖蒜、白菜等清淡蔬菜;四是要讲究“涮”,一般在涮锅子里加进姜片、羊尾油或海米、鲜蘑菇后,待汤开时将肉片用筷子夹住放人汤中涮几下即可食。时间长了,就把肉涮老了,时间短了会夹生,要涮到不老不生,恰到好处。当肉片吃腻时可夹蔬菜涮一下解腻。涮完之后,汤可以泡馍,也可以喝。广东有的回民饭店除了涮羊肉外,还涮鸡肉片、鲜虾片、土鱿片,富有本地特色,被外国客人称为“奇妙的食品”。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3-9-27/yangrou4.jpg
酱羊肉、酱牛肉
这也是很驰名的,如银川黄鹤楼的酱牛肉,淡咸适口,味道纯香。北京月盛斋的酱羊肉更具历史传统和独到之处。月盛斋早在乾隆年间就正式开业,一直发展到现在。据说这家店煮肉用的是百年老汤,煮肉时周围好几里地都馨香扑鼻。
农村宴席
回族的宴席、教席莱做法比较考究,有高级宴席、一般宴席和农村宴席等。一般宴席先上四道干果碟子,有的地方接着上四道鲜水果,再上四个冷素菜,再上四个炒菜和三至四个大件,如鸡、鸭、鱼,最后有两道吃饭的菜和一个汤。
农村回族的宴席名堂也多。除了上四道或六道干果碟子以外,有上八个、十个、十三个、十五个菜之习惯,且都有不同的叫法,如八碗一盘、十大碗、十三花、十五的月儿圆等。农村宴席上凉菜、热菜也是以肉为主,讲究实惠。一般都有烩羊肉、烩假莲子、烩酥肉、烩丸子、烩肚丝、烩夹板、炖牛肉、八宝饭等等。农村吃宴席有两种习惯,一种是边吃边上,上完为止,最后吃完收盘;另一种是上一道菜,吃一道,收一道,直到最后一盘菜不收,待全桌人放下筷子后才收。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3-9-27/yangrou9.jpg
全羊席
回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能用羊头、羊肉、羊肚、羊肺等做出很多的羊肉菜肴。早在清代就已盛行全羊大菜,也叫“全羊席”。当时,清朝宫廷为照顾回族官员不吃猪肉的习惯,增设了真膳房,每逢喜庆大典,宰牛宰羊,庆贺一番。“全羊席”是规格最高的宴席。吃全羊席时,桌子上放一蓝色桌布,象征伊斯兰教。“全羊席”可用羊肉烹制色、香、味、形各种不同的菜肴。民间席冷热菜为四十四个,官场六十六个,皇帝七十二至七十六个。
清末以来,回族的全羊大菜,经过广大回族人民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制作方法越来越细,菜的种类越来越多。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厨师王自忠可烹调出清真全羊菜二百六十多种,如葱爆心片、花炒羊肝丝、油爆肚仁肚片、凉拌肚丝等。羊肉类可烹出一百九十多种,如酥羊腱子、清蒸羊肉、滑熘里脊、黄焖羊肉、红松羊肉。羊骨可烹出五六种,羊蹄可烹出六七种,羊尾也可烹出六七种,宁夏地方风味小吃二十多种,等等。他博采众家之长烹出的全羊肉菜,味鲜而不腻,肉嫩而不腥膻,深受广大回族群众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欢迎。
其他菜肴
回族除了上述牛羊肉菜外,用鸡、鸭、鱼、蔬菜也做出不少好莱。如蔬菜里面,山西回民的醋溜白菜,河北回民的烧茄子,甘肃临夏回民的凉皮子,陕西回民的凉粉等等名声大震。鸡、鸭、鱼类里有名的菜肴有宁夏红烧大鲤鱼、清蒸鸽子鱼、糖醋鱼、黄焖鱼;北京的炒鱼片;广州、泉州地区的酥炸大虾、炒虾仁等。还有其他地方回民的沙锅鸡、白斩鸡、辣子炒鸡等等。总之,回族的饮食品种多样,味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