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霸王歌行王晓鹰文化 |
分类: ∠⊙剧评~~≤ |
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王晓鹰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一个很“严肃”的导演。他的作品,从《保尔·柯察金》、《死亡与少女》、《萨勒姆女巫》、《哥本哈根》、《普拉东诺夫》到《失明的城市》,无论在题材的选择还是舞台表现方面,都与当下泛滥的商业戏剧拉开了距离,并以其对社会、人性等严肃问题的探讨引起了关注。2008年3月14日至30日,王晓鹰的最新作品——话剧《霸王歌行》在东方先锋剧场上演。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话剧以其先锋的形式和具有颠覆意义的主题让人看着不怎么“严肃”。
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霸王歌行》涉及到的两千多年前的楚汉之争,已经是一段人所熟知的历史,其中的主角——项羽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通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赋诗作记、撰文刻铭,这位西楚霸王的勇武形象已经牢固地树立在人们的心目中。尤其是宋朝词人李清照那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项羽,在后人看来已经升华到了至高境界,成为一种精神。《霸王歌行》也同样塑造了一个项羽,但是这个项羽却与人们印象中的项羽大相径庭,是一个完全被颠覆了的项羽。
《霸王歌行》中的项羽无疑是充满现代感的。在剧中,这个项羽时而在历史中表演自己,时而又从历史情境中跳出来,以第一人称的现代口吻,对观众进行直白的讲述和交流。他告诉观众,他今天要讲述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但他却既不是太史公《项羽本纪》中那个项羽,也不是戏台上那个架子花脸项羽。他觉得自己的名字怎么看都像个诗人,他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男人”。全剧选取了项羽生命中的几个历史片段,来表现项羽的这种“诗人气质”。其中有些片段,如他与李斯之子李由的相敬相惜,和虞姬之间真挚的爱情等,也确实展现了诗人项羽的至情至性、温柔浪漫。
此外,在《霸王歌行》中,导演还刻意避开了历史中钩织了英雄项羽形象的史实细节,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场景,重新赋予了一种解读。
杀宋义时,项羽抱怨“这不是战争是政治”!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不仅因为范增三举玉玦让决斗变成阴谋,也因为他不想受人摆布!火烧阿房宫是因为他怕嬴政借他还魂、迷失自我!而乌江自刎也不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是因为他不爱江山,即使重整了旗鼓,东山再起又如何?诗人项羽不喜欢“皇帝”这个封号,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为什么要我一个人掌管?”而全然不见了那个见秦始皇游会稽时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项羽。
剧中,不爱江山的诗人项羽,事业的动力来自于家族荣誉、军人本色、男儿气概之类。项羽除了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男人,他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出色的军人。此外,诗人项羽还带有浓厚的宿命论,一出场,他便告诉观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然而,《霸王歌行》中这个舞剑吹箫、不爱江山爱美人、不求权力只盼心灵归宿的诗人项羽却并不怎么感人。所谓“讲述自己的故事”也无非是把项羽按照导演的意图重新打扮一番,让他作为导演和编剧的传声筒出镜。于是,我们不断地看到项羽在这个既是表演者又是点评者的双重身份里跳进跳出,保持着高度紧张。他在历史和当下来回穿梭,不但向观众灌输中心思想,还能说出几句诸如“逆淘汰”之类令观众莫名其妙的现代词语;不仅把历史变成了戏说,还把本该留给观众思考的那一点点空间毫不客气地给强占了。
从主题上讲,《霸王歌行》可以看做是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导演把项羽描述为一个貌似更易被当代人认同的“人”,一个蔑视权力、情感丰富、向往自由的“人”。但是,我们要知道,历史人物的成名既得益于时代,同时,他的思想和行动也势必要受制于时代。《霸王歌行》改编自潘军的小说《重瞳》,从小说开始就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忽略了时代带给人的印记!脱离了时代而去赋予项羽新生,或者说将项羽的行为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读,这只能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主题先行最终难免沦落为一种自言自语,并使剧中的人物成为一个平面化的符号、一个空喊的架子、一个不能让人信服的形象。
此外,从《霸王歌行》的艺术形式上来说,导演试图用一种先锋剧的方式来辅助完成“颠覆”的主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现代和传统杂糅的各种符号。尤其是剧中虞姬的台词大都是用京剧的韵白处理,但是也偶有普通话的话剧对白。当虞姬从话剧台词转为京剧韵白时还算流畅,但是从京剧韵白转换为话剧台词,却让人听着生硬无比,一时竟有恶搞、滑稽的感觉。剧中有一场虞姬制止项羽将王离人头挂城门的段落,前面虞姬说的都是京剧韵白,最后突然冒出一句话剧台词:我为你感到耻辱!此言一出,即引来满座哄堂大笑。
《霸王歌行》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演员一人包揽了除项羽、虞姬、刘邦之外的13个角色,忙得不亦乐乎。这种一人分饰多角、兼用京剧身段和念白的设计,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但同样也产生了一种儿戏的感觉。不过,这也正是《霸王歌行》整体给人的感觉——没有了历史传统的依托,任何从个人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的任性的解读,都将产生一种儿戏的感觉。(宗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