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别被广告蒙蔽了眼睛

(2008-01-12 20:51:31)
标签:

《捷克梦》

广告

杂谈

分类: ∠⊙记录~~≤
周四,去零频道纪录片沙龙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捷克梦》。这部片子曾是2005年美国旧金山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2004年捷克国际纪录片双年展最佳捷克纪录片。电影记录了一个超级恶作剧——两个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拿几千人当了一回小白鼠。
电影中,Vít Klusák和Filip Remunda虚构了一个名为“捷克梦”的超市,然后大肆在报纸、电视、地铁、车站上做广告,说这个大超市要在5月31号开业。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超市的 logo是两大一小三个泡泡。广告是找专业广告公司做的,还拍了广告片,甚至还专门制作了广告歌。但这一切其实是个为了拍电影精心构造的骗局,他们的广告语是:“别来这”、“别花钱”,但是5月31日,还是有几千人来,从小孩到老人甚至拄着双拐的残疾人。剪彩仪式后,人们浩浩荡荡走向十米高百米宽的广告牌,结果转过广告牌却发现牌子后面只是一片平坦的草地。
电影继承了中欧的幽默传统,完完全全是个恶作剧。但是却通过戏耍几千人探讨了消费社会中广告对大众有着怎样的影响。
影片很详细地纪录了两个学生实施骗局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做广告。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参与者非常严谨地策划全方位的广告宣传。包括拍摄广告片,制作广告主题曲,策划宣传口号,街头散发宣传品等。所有这一切都按照广告运营的基本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东西可能是观众第一次看到的,比如广告商对超市散发的宣传单的设计其实非常科学。他们给消费者带上一个专业的仪器(能测试消费者看一件东西时瞳孔的大小)来测试消费者对宣传单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以便使设计出来的宣传单更吸引消费者(这一点确实出乎意料。从没想过设计一个超市产品的宣传单竟然这么专业。宣传单上超市logo的位置,打折商品的顺序排列和位置等原来都是有学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广告中还处处充满了暗示地告诉消费者其实超市是不存在的,不要来超市。但是,在广告的强大宣传下,消费者还是在既定时间奔向了子虚乌有的超市。广告越说“别来这,别花钱”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却越大。
当然,影片的主题不是如此单一。影片中还夹杂着其他一些话题。比如人们对捷克加入欧盟的看法等。
影片最搞笑的地方,是几千人争先恐后地奔向大广告牌后面的“超市”时的场景。当人们绕过广告牌发现一无所有时,面部的表情充满了戏剧性。被骗的人各种反应都有。当然最多的是笑着扭头走开。看到这里突然想到,如果此事在中国上演,中国人在受骗时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广告,这部影片倒是很好地提醒了我们,对于身边的广告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别被广告蒙蔽了眼睛。偏听偏信可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一分钟
后一篇:收礼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