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分手季》:有个演员名字叫魏一
(2014-10-17 16:33:13)
标签:
姚宇魏一毕业那年 |
大约8年前,我还供职某报时一个艺术学院学生打电话来说他要做一个行为艺术,主旨是要表达艺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就是失业,当时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大抵说的就是本身教育体制就够混蛋的了,在此前提下如果不多学点有用的知识,或多读几本有用的书,甚至连自己画画的专业基础也不扎实的话,毕业了不失业才是对社会其他努力学习者的不公允,当然我说的努力学习并非是象牙塔内的读死书。
而现在,我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一个社会如人体内分泌紊乱般几乎让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时候,尽管个体自身的努力很重要,但我如此苛刻去要求具体在一个社会的阵痛时期的某个个体多少有些苛刻,尽管最终的改变或变革需要更多的个体努力形成合流。
2012年,姚宇导演的电影《毕业那年》便有意或无意去触碰了我前面说的这一现象,再到如今这一部《毕业那年:分手季》时,话题直接切入了毕业即失业、毕业即分手这一残酷的现实。与前一部作品相比,姚宇在电影语言和讲述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连续在《毕业》系中担任女一号的顾雅莉的表现良好,其对导演的角色设定完成度也不错,但我更想去多谈一下的是在影片中饰演高雅的魏一,尽管在这部电影里是女二号,但这个角色的设定更有张力,也更有戏和看头。
片中的顾雅莉和魏一是要好的闺蜜,大学之后各自的生活轨迹便会有了更多的不同,顾雅莉饰演的林辰早在校园就是光芒万丈的笑话,而高雅却暗淡得多,毕业后的高雅更是波澜不惊直到最终变得更边缘无法融入社会,然而在拜金虚荣心的作祟下面对土豪突如其来的“爱情”完全失去了抵抗,短暂的甜蜜之后是无尽的深渊,她又将何去何从?对比自己曾经经历的青春和身边人的往事,再对照如今更为年轻的也曾经满是理想的人们,能更加确证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其糟糕的时代,各种虚假的政治说辞塞满耳朵,各种美好的大饼夹杂着心灵鸡汤让绝大多数人恍若置身美妙的梦境,于是随处可见都是装睡的和沉沉睡着的人们,而高雅们的遭遇正是这个时代未来的可以鉴定的物证以及证词。
正如开篇我所言,魏一自身让我看到了个体的努力,作为中戏表演系的科班毕业生,她不但继续进修学业,更耗费时间和精力师从国际魔术大师学习魔术表演,并成为魔术表演里的佼佼者,同样她在影视表演上也是走得稳健踏实,从龙套到配角再到主角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假以时日她必然还将收获更多。从魏一自身的努力对照《毕业那年:分手季》中的高雅,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一点,让我记住了这个叫魏一的演员。
而现在,我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一个社会如人体内分泌紊乱般几乎让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时候,尽管个体自身的努力很重要,但我如此苛刻去要求具体在一个社会的阵痛时期的某个个体多少有些苛刻,尽管最终的改变或变革需要更多的个体努力形成合流。
2012年,姚宇导演的电影《毕业那年》便有意或无意去触碰了我前面说的这一现象,再到如今这一部《毕业那年:分手季》时,话题直接切入了毕业即失业、毕业即分手这一残酷的现实。与前一部作品相比,姚宇在电影语言和讲述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连续在《毕业》系中担任女一号的顾雅莉的表现良好,其对导演的角色设定完成度也不错,但我更想去多谈一下的是在影片中饰演高雅的魏一,尽管在这部电影里是女二号,但这个角色的设定更有张力,也更有戏和看头。
片中的顾雅莉和魏一是要好的闺蜜,大学之后各自的生活轨迹便会有了更多的不同,顾雅莉饰演的林辰早在校园就是光芒万丈的笑话,而高雅却暗淡得多,毕业后的高雅更是波澜不惊直到最终变得更边缘无法融入社会,然而在拜金虚荣心的作祟下面对土豪突如其来的“爱情”完全失去了抵抗,短暂的甜蜜之后是无尽的深渊,她又将何去何从?对比自己曾经经历的青春和身边人的往事,再对照如今更为年轻的也曾经满是理想的人们,能更加确证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极其糟糕的时代,各种虚假的政治说辞塞满耳朵,各种美好的大饼夹杂着心灵鸡汤让绝大多数人恍若置身美妙的梦境,于是随处可见都是装睡的和沉沉睡着的人们,而高雅们的遭遇正是这个时代未来的可以鉴定的物证以及证词。
正如开篇我所言,魏一自身让我看到了个体的努力,作为中戏表演系的科班毕业生,她不但继续进修学业,更耗费时间和精力师从国际魔术大师学习魔术表演,并成为魔术表演里的佼佼者,同样她在影视表演上也是走得稳健踏实,从龙套到配角再到主角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假以时日她必然还将收获更多。从魏一自身的努力对照《毕业那年:分手季》中的高雅,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一点,让我记住了这个叫魏一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