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版本的“杨家将”

(2013-04-07 02:01:52)
标签:

历史

东方人

只是

悲剧

版本

很小的时候,父亲有一大柜子的书,其中既有“四书五经”,也有演义传奇诸如“水浒”、“西游”、“杨家将”,还有“镜花缘”之古老却充满想象力的书籍,当然还有“七侠五义”等较为古老的武侠著作,令人惊奇的是还有逻辑学与少许哲学类书籍,这些各式各样的读本便成了我童年阅读的全部。而在这些书本当中,《杨家将》更是成为幼时内心一个深深的记忆,如此悲壮的家族命运与气节和曾经的气壮山河,更曾令我萌生过习武自强的梦想。

再次带我回忆起幼时的阅读往事,便是因为于仁泰这部名叫《忠烈杨家将》的电影,故事基本遵循了说书演艺的主线进行,不过故事细节上却有了很大的取舍,从影片的结构和呈现结果来看,有些中国古装版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意思,而实际上却又毫不相关。我们都知道,杨家将在史上确实真正存在,只不过我们耳熟能详的杨家将故事则是经过无数代人演义和修饰过,二者之间千差万别,其之所以流传,也正是演义后的故事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里最根本却也是最讲究的忠孝仁义。

未看片前,我们都相信《忠烈杨家将》定然是一部悲剧的电影,只不过大家都未曾想到的是,于仁泰会用这样一种让人抓心挠肺甚至虐心的方式去完成本片,尽管故事节奏有张有弛可能会缓解观影缓解持续紧张的态势,尽管你很早就知晓结果是只有“六郎”能够最终平安返回,但你内心可能始终悬着并高度紧张着,你可能会觉得导演让其他六个兄弟的死亡或离去都设计得过于“残忍”了一些。

从影片另外一个人物线索来看检视影片,邵兵饰演的耶律原来看故事的展开会有另外一种收获,他一路过关斩将与打点子游戏通关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即将通关的时候却意外败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杨氏兄弟一路抵挡,最终杨六郎时则恰好应了哀兵必胜之理。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宁愿于仁泰在创作伊始更舍得一些,那样或许又会是另外一种可能,当然这种未见得会让其他人喜欢,因为那可能是我的表达方式而非于仁泰的。

在所有艺术形式的创作中,东方式的超级英雄和西方超级英雄全然不同,同样的,东方人的悲剧讲述方式和西方悲剧的讲述方式也几乎不同,这根本原因自然是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所致。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以为通过本片可以看得出于仁泰尝试做了一些尽可能去调和东西方口味的处理,这因应是他曾长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过的缘故,但他也或许会因此招来两极分化的讨论。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杨家将,或来自评书,或来自书籍,或来自以往的影视作品,每个人又因为价值观的异同而有各自取舍最接近自己内心喜欢的版本的杨家将,《忠烈杨家将》一片或许也只是于仁泰心里喜爱的那个杨家将。

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影片让我重拾很多逐渐模糊的童年记忆,并有意重新界定历史和演义的界定和区别,如此,便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