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何为?

(2012-06-03 13:07: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观察

郎启波/文

 

     六一将至。每年的六月,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而言,儿童节与他们已经渐行渐远了。“小升初”的压力已经让这些原本尚处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过早远离了他们的童年。随手在网上百度搜索关键词“小升初”,瞬间变能找到大约37,100,000个相关结果。而与之相关的关联搜索诸如小升初数学试卷、小升初论坛、北京小升初择校、2012年小升初冲刺、小升初辅导、小升初英语试卷等网页数量也是大得惊人。

     查阅相关新闻后,有关“小升初”的新闻竟然让人瞬间毛骨悚然。这原本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里的一短插曲,“小升初”显然已经不再是插曲,而是主题曲了。各种乱象和名校因人而异的择校费已经让义务教育没有义务可言,更无须去谈教育体制公平与否。在不久前,一份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名为《北京市“小升初”乱象和治理:路在何方》的调研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小升初”择校有多达七八种方式:包括“占坑班”、“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条子生”、“电脑派位生”等。各种名目之后,便是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和家长们的各种不堪与重负,同时,还有在马不停蹄地算计着新一年“择校费”等在计算器上算计到手抽筋的名校会计们。

     教育机构的混乱之外,便是这个国家未来教育任务再难改变的本质之乱。混乱的基础教育导致的恶性结果便是家长们的各种“找门路”,各种攀比各种填鸭孩子,而带给这些身心尚在发育阶段的孩子的,则不会是太好的结果,因为在他们最为重要的人格培养阶段,他们已然清晰地看到这个社会缺乏基本的公平和正义。这样的结果就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偏离,这其实只是孩子们成长中被迫去习惯和适应而最终成为性格的一部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是如此界定教育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意思很简单——上行下效。仅这聊聊数语,就已经将教育之本质讲得深刻彻底。

     有意思的是,刚获知由范小天执导、刘蓓、邬君梅、孔琳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妈妈圈的流言蜚语》刚杀青,该剧的主题便恰好是关注当下热门的“小升初”这一敏感话题。不得不说,导演选择这一主题,切实抓住了当下影视题材很少洞察到的教育热点,这一题材的引爆极可能成为未来一阶段的影视热门。时至今日,小升初这一话题已然不可能再去回避,尤其对于为人父母者——中国影视剧的主流收视人群,这样一个主题的电视剧必然引发更多思考及共鸣。

     而据有关媒体报道,北京市小学和初中择校费的“法定”标准约为3万元,因人而异分别被要求缴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般的操作模式是家长将择校费存到区教委指定的银行账户或教育基金会账户上,但无任何正式单据和凭条;区教委一般按70%-80%的比例返还给学校。更为甚者,这样的行为是经得有关部门许可的。这样的效益无疑令人诧异,我们禁不住惊呼:教育何为?还是已经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